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现状与重构途径探索

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现状与重构途径探索

ID:31391909

大小:11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9

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现状与重构途径探索_第1页
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现状与重构途径探索_第2页
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现状与重构途径探索_第3页
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现状与重构途径探索_第4页
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现状与重构途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现状与重构途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现状与重构途径探索  摘要:面对文化多元化的现实以及家庭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部分当代大学生在种种欲望诱惑下,行为逐渐颠覆了传统孝道;而优秀传统孝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部文化,必须对孝文化进行重构,以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  关键词:孝文化;大学生;缺失;重构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28-03  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文化就是孝文化,孝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笔宝贵资源。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孝文化教育必不可少。可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

2、多元化、数字信息化以及物质丰富化,少部分大学生的行为颠覆了传统的孝道并产生道德滑坡的现象。所以,重构孝文化对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一、孝文化的含义、内容及现实价值1.孝的含义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根本,其他一切道德由它产生。孝是子女对父母衣食住行的保证,是对父母真诚的关心和照料,是报恩父母并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孝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含义和要求也不完全相同。但孝的基本内涵大体可以分为:小孝、中孝和大孝。小孝是“养亲”,指爱亲养亲的自然情感;中孝即“敬亲”,要在敬的基础上赡养双亲;大孝为“顺亲之志”9,成为父母希望我们成为的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要求

3、后人继承先祖遗志,光宗耀祖。  纵观古今,我们认为“孝”是子女善待父母长辈的伦理道德行为,是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孝对传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艺、宗教、教育、风俗习惯或其他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孝在中国文化中承担着链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重任。  2.孝文化的基本内容  孝文化对于现代社会以及未来社会的道德建设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孝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尊亲。孝的初始义是尊祖敬宗,生儿育女。后来演变为“善事父母”,包含赡养父母,敬养父母,侍奉父母,为父母养老送终。②不辱。要守身勿失,以防父母担心。要严于修身,保持自身高洁,要合理婉转劝谏、不盲从父母,不陷父母于不义

4、。③敬养。以敬为孝,以诚为孝。为父母长寿感到高兴,为其年迈感到担忧,做到诚心诚意。  3.孝文化的现实价值  孝文化对中国思想道德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中国人始终将孝作为伦理关系的处理方法和判断标准,以塑造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1)孝文化的社会价值。①“孝是立身之本”,培养个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在孝的基础上提高素质,良好的素质促进人性的培养,所以,才能拥有良好的友道、师道、孝道以及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②“孝是齐家之宝”,能调节家庭关系,构建家庭美德。一个人有修身、管家之道,才可能有治国之道。③“孝是和谐之链”,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9“孝是中华美德”,孝文化教育能促进社会和谐,维

5、护社会稳定。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今天,大力弘扬和重构孝文化,可以引导公民的理想信念,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④“孝是治国之道”,保证国家安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忠孝”相通,忠于祖国即孝于祖国,大于孝于双亲,在“忠孝不能两全”时应选择“忠”,这使我国拥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今天,孝文化能陶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  (2)孝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孝文化对大学生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孝文化能增强个人修养,促进情感品性的发展,成为有良心、有爱心的人,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②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孝文化教育

6、有利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精神,从而将道德情感扩展到爱民族、爱人民、爱国。③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运用孝文化的内涵促进学生“守身勿失”,严于修身,保持自身高洁,养成正确的人伦道德观、义利观等品质,从而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二、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现状及缺失的原因  1.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的现状9  为了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孝文化现状,我们对72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调查(423人)和问卷调查(300人),其中,男生38.9%、女生61.1%;文史类50.3%、理工类45.3%、艺体类4.4%;大一37.5%、大二46.2%、大三9.8%、大四6.5%;农村籍67.0%、城

7、镇籍33.0%;主干家庭31.3%、核心家庭58.9%、单亲家庭4.7%、重组家庭3.2%、其他家庭1.9%。调查结果如下:  (1)大学生对孝文化了解的程度。自我感觉“一般”的占37.4%、“了解”26.9%、“比较了解”26.0%、“不太了解”8.5%、“不了解”1.2%。大学生孝文化主要来源于家庭教育(79.0%)、学校教育(70.0%)、社会影响(60.8%)、课外阅读(44.4%)。  (2)大学生对孝文化认同度。“比较认同”的占5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