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88339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浅谈中学化学学习中的记忆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化学学习中的记忆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化学知识点零碎,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交给学生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势在必行。人们一致认为,干扰是造成遗忘、影响记忆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 一、坚定信念,锻炼记忆。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住”这种自信心。人的记忆力强弱,固然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肌肉越锻炼越发达,人的记忆力也是如此。 高尔基说:“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能熄
2、灭,也可能燃烧起来。”意志消沉,懒懒散散,遗传素质再优越,环境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 学生的记忆效果与心理状态也有密切的联系。如有的学生说:“真糟糕,我的记忆力太差,看书总是记不住”,也有的学生平时精神饱满,但一读书就“头痛”起来。这些大多不是因疾病引起的,而是对自己记忆力缺乏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不良的心理状态而引起的真正的健忘。 二、身心健康,增进记忆。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师充分认识到,神经系统是记忆机制的基础,就会明白健康的精神对正常记忆的作用”4。在记忆的艰苦劳动中,一定时间
3、的休息好比是记忆的润滑油,会加快储存信息的进程。而疲劳则会减弱脑细胞的活动能力,使接受、理解、记忆的能力变得迟钝。 因此,教师应教育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乐观镇静的情绪,也可以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焦虑不安、悲观失望、忧郁惶惑,会降低人的智力活动水平,影响记忆。心胸开朗、愉快乐观,则使人思维活跃。 三、理解融会,增强记忆。 理解和揭示知识的本质联系,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而思,思则疑,疑然后能悟。理解了再背,就意味着增加了信息冗长量,就能触类旁通,历久不忘。如固体物质
4、的溶解度变化规律,就要结合溶解度曲线,理解记忆。而不要靠死记硬背。 四、适当复习,强化记忆。 “记忆之母”是重复和复习。有一种错觉,似乎复习是考试前的工作。其实,对于需要长时间保留在记忆中的信息,应该经常复习。通过反复温习,记忆的信息会越来越强。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关于遗忘的曲线规律(即遗忘先快后慢),教师可教育学生:及时复习,使记忆基础化;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使记忆经常化;多次复习,使记忆深入化;因人而异,变换复习方法,使记忆具体化。如教师在每堂课前对学生的课前提问便是对以往知识的复习,做到巩固记忆。 五、利用联想,提高记忆。联想可
5、打开人们的记忆闸门,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会在头脑中形成复杂的也是系统的暂时联系,从而引发出对过去事物的回忆。4 如学生在记忆元素符号硫“S”时,可理解为蛇怕硫磺,所以硫元素如蛇一样。 六、浓缩知识,择要记忆。 在知识总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删繁就简,筛沙淘金,提纲挚领,“浓缩”知识,就显得很必要,这也是排除干扰、提高记忆效果、防止遗忘的一个重要条件。如讲授《氧气的制取》实验操作步骤“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如是高锰酸钾,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点(点燃
6、酒精灯)、收(收集气体)、离(将导管移出水面)、熄(最后熄灭酒精灯)”这七步记忆时,可让学生联想记忆成“茶庄定点收利息” 七、语言用韵,利于记忆。 韵律化的材料,富于魅力、感染力,易上口,易记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记忆元素化合价时,可编成口诀“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氧硫通常负二价;正三铝、正四硅;二、三铁;二、四碳;铜、汞正二最常见。 八、注意集中,容易记忆。 从心理学分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大脑细胞兴奋点强烈,对事物的印象深刻,容易记忆。心理学家实验证明,集中注意力看两遍材料,比不注意去阅读十次的记忆
7、效果好得多。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设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如课前布置预习提纲或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预先思考,以便使学生通过思考,在上课时有意注意教师的讲解,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师还可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或运用多种直观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4 九、不断运用,巩固记忆。人脑通过感知、识记保持的信息,再经神经通道联系分析器运用,每用一次就能使正确的回忆得到强化,错误的回忆得到纠正,遗忘了的再进行识记,久而久之终生不忘,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断使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知识不应变成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不能视为就是为了储备,而要进入周转,加以运用,才能巩
8、固,才有效能。” 总之,记忆因各人生活环境、教育条件、学习习惯和心理特性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方法。无论哪种记忆方法,只要符合记忆心理特点,从实际出发,必将取得良好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