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62283
大小:62.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01-07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0.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兰州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一、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兰州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一、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兰州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一、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兰州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一、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兰州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一、研究缘起 对流动儿童的关注缘于一次偶然的经历。我所就读的S大学位于兰州市安宁区,而这里由于地处城乡结合地带,当地村民自建的小平房以相对低廉的房租吸引了大量来兰打工的流动人口。我们宿舍附近有一条街,到了
2、下午便热闹起来。卖各种小吃的摊点纷纷出来,细细一听就能发现,他们都操着一口带外地口音的蹩脚普通话。离宿舍最近的有一家卖烧烤的,摊主是一对年轻的夫妻,手脚麻利且待人殷勤,也因为他家的烧烤确实好吃,每次下了晚上的课我们都会在摊前吃点东西。时间长了就发现经常有一个八九岁模样的小男孩站在旁边,手上拿着一个简易游戏机自娱自乐,人多的时候也帮摊主收钱找零。后来跟摊主聊起来,她说小男孩叫丁丁(化名),是自己的孩子,刚上小学,因为他们夫妻两个每天都要摆摊到很晚,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不放心,就带出来了,顺便给自己打打下手。 后来我跟摊主又有过几次简单的交谈,因为同为人母,所以谈到孩
3、子的时候话题就比较多。当我问到孩子在这里朋友多不多时她说:“没多少,大都是我们老乡的孩子,和我们差不多的家庭。”然后又补充道:“因为没什么本地的朋友可以一起玩,所以我们出来摆摊就只好把他带上了。”之后我发现在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稍稍留意就能看到这些被称作“流动花朵”的孩子们。与本地孩子相比,他们的辨识度很高:穿着较为随便,衣服不太整洁甚至不合体,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沉默。 这些流动儿童在城市里究竟处在一种怎样的状态?这个问题深深地吸引了我。于是我查阅了大量关于流动儿童的文献和资料,通过系统的阅读,我发现:这些流动的孩子不仅仅面临着无法接受和城市儿童一样的优质教育的问
4、题,同时,作为跟随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外来人口,他们在社会适应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能够对这个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和研究,我把它确定为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题目,这个想法得到了我的导师李虎林老师的支持,他不仅肯定了我的想法,也指出了我的研究思路中存在的不足,给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来到城市谋生,随之产生了一个庞大的流动人群。最新出版的《中国 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中指出,20xx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11亿人。与流动人口的数量急剧攀升相伴随
5、的是流动的模式发生了变化:举家迁移的比例上升,且在流入地长期定居的倾向明显。这就使得流动儿童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问题。对流动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心理学、医学等领域。 提及流动儿童,学术界多倾向于把目光投向诸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一线城市。对于二线城市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二线城市关注向来不够。20xx年10月—12月,甘肃省妇联联合甘肃省教科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流动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xx年,甘肃省共有流动儿童25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总数为179675人,并呈现逐年
6、增高的趋势。兰州是甘省内流动儿童最多的城市,有万人,占兰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的%。笔者选择以兰州为个案,旨在揭示地处内陆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流动儿童的发展中面临的真实问题和情况,进而结合当地的实际,探寻一些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来促进流动儿童的发展。 (二)研究的意义 流动儿童随父母来到流入地,是希望能够接受到比在老家更优质的教育。然而,现实并未与他们的期望相符。尽管早在19xx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办法(试行)》,19xx年颁发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20xx年明确了“两为主”的教育政策,之后又多次颁发文件强调各地方政府要做好流
7、动儿童的教育工作。但是由于种种现实原因导致政策执行力度打了折扣,致使许多流动儿童仍然游离于城市义务教育的边缘。同时由于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门槛高”,相对高额的借读费和赞助费使许多经济收入低下的流动家庭无力承担,从而导致许多流动儿童与公办学校再次失之交臂。近年来国家一再强调要取消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借读费,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条例,使得流动儿童的就学环境得到了改善。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儿童的数量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而攀升。“有学上”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后,如何“上好学”便上升为主要矛盾。怎样帮助流动儿童更好更快地融入到他们就读的公办学校中去,融入到城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