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盐度对牟氏角毛藻生产性培养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盐度对牟氏角毛藻生产性培养的影响摘要采用生产性培养方式,研究盐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牟氏角毛藻细胞生长的适宜盐度范围是18.5〜23.5,最适宜的盐度为21.0。低盐度下藻细胞生长缓慢,达到稳定期的时间长;高盐度下藻细胞生长较快,生长周期较短。关键词牟氏角毛藻;盐度;生长周期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uelleri)隶属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盒形藻目(Biddulphiales)[1],其体积小、细胞壁薄、耐高温、繁殖速度快、抗污染能力强,口营养丰富,适于贝类幼体摄食和消化[2,3]
2、,在对虾类育苗、梭子蠻育苗以及泥帕、牡蛎等贝类育苗生产中,作为幼体的优质饵料被广泛应用[4,5],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饵料生物。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研究[6-8],但主要集屮在小规模的实验室水平的研究,而对牟氏角毛藻的工程化生产却研究甚少[9]。本研究探索牟氏角毛藻在牛产性培养过程中盐度与藻细胞牛长的关系,从而确定最佳盐度范围,以实现牟氏角毛藻高密度生产性培养。1材料与方法1」试验藻种和培养条件牟氏角毛藻(Chactoccrosmucllcri)由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藻种室提供。试验藻种采用60L塑料犬白桶在相同的条件下
3、进行培养,光照为室内太阳光散射光,温度为28〜31°C,起始pH值为8.5±0.1,充气培养。海水来源于东海温州湾口然海水,经沉淀、砂滤、过滤、消毒等处理后使用。1.2培养方法试验分为6组,每组小起始藻液的盐度不同。6组盐度分别为:16.0、18.5、21.0、23.5、26.0、34.0。1.3测定方法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细胞数确定藻细胞的牛长情况。1.4生长计算比生长速率卩=(lnN2-lnNl)/(t2-tl)[10]。2结果与分析2」牟氏角毛藻在不同盐度下的生长周期试验结果表明(图1),盐度在16.0〜34.0的范围内,
4、牟氏角毛藻细胞生长的适宜盐度范围是18.5〜23.5;最适宜的盐度为21.0o当盐度高于26.0时,不利于藻细胞的生长,当盐度达到34.0吋,严重抑制藻细胞的生长。不同的盐度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周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盐度16.0〜34.0的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增加,藻细胞的生长周期曾现岀先增长后缩短的趋势。在高盐度培养条件下的牟氏角毛藻,其细胞衰退现象出现的较早,其生长周期短于低盐度的。当盐度为16.0时,藻细胞在第6天达到最大细胞密度9.9xlO5/mL;当盐度为18.5和21.0时,藻细胞在第7天达到最大细胞密度,分别为1
5、.3xlO6/mL和1.4xlO6/mL,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藻细胞的生长周期最长;当盐度为23.5时,藻细胞在第6天达到最大细胞密度1.21xlO6/mL,并逐渐开始衰退;当盐度为26.0时,藻细胞在第5天便达到最人细胞密度1.12xlO6/mL,且细胞生长的平衡期较短,第6犬已进入消落期,第7天已经明显衰退;当盐度为34.0时,严重抑制藻细胞的生长,第2天便开始衰退。2.2盐度对牟氏角毛藻最大细胞密度和平均牛长速率的影响图2表明,盐度在16.0〜34.0的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增加,牟氏角毛藻的最大细胞密度曾现出先增加后降低
6、的趋势。当盐度为21.0时,最适宜于藻细胞的生对藻细胞主(上接笫245页)长的促进作用最强,最大细胞密度口J达1.4><106/mLo表1显示,在盐度为21.0时,牟氏角毛藻的平均生长速率最大;盐度为21.0〜26.0时,藻细胞平均生长速率大于盐度为16.0-21.0时的生t速率。当盐度达到34.0吋,藻细胞平均生长速率呈现负增长。这表明牟氏角毛藻在相对高盐度条件卜•的细胞生长较快。3讨论盐度作为水产养殖环境的一个重要理化因子,与养殖动物的渗透压、生长、发育关系密切[ll]o盐度变化对藻类生长和生理反应均冇一定的影响。Bar
7、ron等研究发现,在高营养条件下盐度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更为明显[12]oHenley等研究发现,Dunaliella随着盐度的升高,其耐热性增强[13]。牟氏角毛藻作为饵料微藻,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中。而在生产过程屮,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索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难于加以控制,但盐度、pH值、营养盐等因素较容易调节。本试验针对在夏季育苗过程中,温度较高的坏境下,盐度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牟氏角毛藻适宜生长的盐度范围为18.5〜26.0,口在较高盐度⑵.0〜26.0)的条件下生氏较快。但通常认为牟氏角毛藻的最快生长速度应在1
8、8.0左右的盐度范围内,低于正常海水的盐度。这说明在生产性培养过程中,曲于环境因索的影响,其生理特性产生了相应改变,藻种已经由低盐度种驯化成高盐度种。因此,对牟氏角毛藻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水平,耍在生产性培养环境下开展广泛的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饵料微藻的高密度培养,更好地为海水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