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92224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一个唯美主义的困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个唯美主义的困惑 【摘要】张爱玲是一个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者和唯美主义者,她也具有一种与人无害的自私一以贯之的坦率的冷漠唯美至上她冷漠而独立,她的成功与人生价值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一贯以自己的率性与整个现实相对抗,以致满心的时空错杂和新旧都无法归依,她完全依靠自己承担这个世界。 【关键词】唯美主义;困惑 中图分类号:K82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15-01 一、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张爱玲的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对她的影响相当深刻。煊赫门族渐次散去的繁华喧闹导致了她
2、对时间流逝的异常敏感,她便越是倾向于世界的安静与完美,应该说她的唯美主义态度在少年时期便基本形成了。 她个性特异,看人一贯将情趣与气质放在首位。1952年春,上海召开第一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张爱玲应邀出席,在一片蓝布和灰布中山装以及列宁装的大潮中,她赫然背弃这种装束,在旗袍外面罩了件网眼的白绒线衫,淡漠地坐在后排,依旧桀骜,给人“高出不胜寒”的感觉,此时的打扮,尽管由洵烂归于平淡,但在一群蓝蚂蚁的对比之下,依旧触目惊心的。 二、清高孤寒,世俗难近4 80年代,她的独异的艺术才华已为台湾、香港和进入邓小平时代的大陆
3、逐渐承认,但她拒绝以一切邀请与访见,宁愿沉溺于“海上红楼”而遗世忘形,她以平静的姿态接受了时间和命运。她选择了一种自己与自己对话的生活方式,一种沉湎于想像与记忆的唯美姿态,于灿烂之处归于平静,更是她晚年的情形。而且,张爱玲行为做事十分决绝,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张爱玲的作品已经“重归”中国现代文学史,而且大陆读者对张爱玲“迟来的爱”也汹涌而至。可是她面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改变视而不见,再次选择了幽居避世,不论在美国,或是来自中国的客人,她都拒绝见面。1982年,北大学者乐黛云在哈佛做访问学者,偶然看到张爱玲的作品,大为赞赏
4、,于是辗转托人,想请张爱玲到北大做一次“私人访问”。张爱玲回信致谢,但表示并不想回国:“我的情形跟一般不同些,在大陆没有什么牵挂,所以不想回去看看。去过的地方太少,有机会也想到别处去……”。八十年代初,著名翻译家冯亦代到洛杉矶,想去看望张爱玲,托熟人向她联系,张爱玲知道冯亦代过去也在上海,表示同意见面。可是,张爱玲的答复总是“迟覆为歉”,待冯亦代得到通知时,人已经离开洛杉矶了,后来,冯亦代提到此事,感到万分惋惜。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功成名就,子孙满堂才称得上“大团圆”,可是,张爱玲最后到了美国,孤独终老,没有头衔和功名
5、,也没有购买房产、一直租房子住,更没有后代,无牵无挂,甚至骨灰也撒在了太平洋。这样的人生结局,就连一般人的“圆满”也没达到,显然与传统观念中的“大团圆”相去甚远。 三、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4 张爱玲具有一种与人无害的自私一以贯之的坦率的冷漠唯美至上,缺乏一般人常有的同情心,冷眼旁观世人的喧哗热闹,却并不抱有正义热情,她看人处事会有她个人唯美主义的眼光。这一点,胡兰成后来写道:“她从来不悲天悯人,不同情谁,慈悲布施她全无,她的世界没有一个夸张的,亦没有一个委屈的,她自己的存在分外分明,她觉得最可爱的是她自己。”1938
6、年,她到香港大学读书后,拥有了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而且,后来的事实证明,读书使她比她的母亲走得更远、更彻底,在随后的岁月里,她将日益变成一个仅依靠内心而生活的女人。而且,也正是在那个时期,“她的个人主义式的唯美主义态度得以形成,表现在她超拔出世我行我素,即不顾别人的讥议,也不看重别人的褒扬,既无同情别人的善良,亦不喜欢别人对自己的同情。” “女人一辈子想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也是男人”,她一生的爱都是比自己年长的男人,和胡兰成从相识到结婚只用了8个月,而和赖雅从认识到结婚仅用了半年。23岁的她喜欢上了38岁的胡兰成
7、,48岁时有喜欢上了68岁的赖雅,或许是巧合,却不能说完全没有由头。他们就这样结婚了,没有法律程序,只是一纸婚书为凭,没有任何仪式。 后来胡兰成去武汉又与一个年轻护士又结了婚,虽然刺伤了她的心,但她仍然爱他,并默默承受,只在乎两个人在一起。抗战胜利后,胡兰成又与比他大两岁的漂亮女人范秀美同居,并以夫妻相称,半年后张爱玲追到温州才知道真情,并最后痛苦离开。 四、坚贞绝决 张爱玲1920年9月出身上海的一个贵族家庭系李鸿章的外孙女,后来家曾一度搬到天津,最终又回到了上海。4 她发迹在上海,事业在上海,家庭在上海。她更
8、注视着解放后的上海,但她始终徘徊在新中国的门槛外,而且一去再也不回头。1961年她飞到了台湾后又去了香港,但也最终放弃了回上海探望的机会。上海解放后,夏衍接管并主持上海的文化工作,邀请她加入。1952年7月,32岁的她只身离开上海去了香港,甚至都没有告诉他她在浦东乡下教书的弟弟张子静,而且从此再也没有回头。有的人离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