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学习评价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学习评价七年级语文下人教版(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元勋(xūn) 踌躇(chú)轮廓(kuò) 目不窥园(kuī)B.选聘(pìn) 头颅(lú)气氛(fēn) 锲而不舍(qì)C.赫然(hè) 磐石(pán)涉猎(shè) 迥乎不同(jiǒng)D.深邃(suì) 滑稽(jī)鉴赏(jiàn) 气冲斗牛(dǒu)〔解析〕B项中的“锲”应读“qiè”。B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难堪 一拍即合 马革裹尸B.伴侣 可歌可泣 锋芒毕露C.喧嚣 鲜
2、为人知 群蚁排衙D.魅力 妇儒皆知 义愤填膺3.下列各项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如今走上仕途当权了,不可不学习。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相看。C.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D.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解析〕D项中的“儒”应为“孺”。D〔解析〕应当翻译为: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A4.(2016·山东淄博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
3、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B.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的结果。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解析〕A.眉毛胡子一把抓: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句中指乡村建设要有重点,使用正确;B.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句中获奖已经实现,不合语境;C.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4、句中指家风对人的影响,使用正确;D.游刃有余: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符合语境。B5.下面能与画线部分构成最佳对偶句的一项是(3分)(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和平可期,,杀人者必覆灭。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B.人心异常悲愤 意志紧 民主自由C.人生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D.人心异常悲愤 志不绝 民主有望6.下面各句不是议论的一项是(3分)( )A.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B.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
5、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C.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D.他们的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5.〔解析〕注意与上句结构相同。 6.〔解析〕D项是记叙。DD7.(2016·安徽中考)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6分)(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以上文段出自《》,
6、描写的人物是(人名)。(2分)(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潜艇名)被大西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人名)究竟是什么人?(4分)水浒传 林冲诺第留斯号尼摩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①,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②者斩焉,彗箒
7、③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④焉,数无百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除粪壤,疏其间,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一)养竹记 白居易(2016·四川成都中考)二、阅读理解(46分)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