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18839
大小:6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5
《对“一碗水”与“一桶水”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一碗水”与“一桶水”的反思摘要“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口己要有一桶水"这句名言说了儿十年,其实是漏洞百出的。过于盲从,缺乏名理,是我们贯常的思维方式。关键词教师;学生;碗;桶;水;认识在我的印象中,“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C要有一桶水”这句话,从上学起,就不断地被人们所提起过。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心,新的理念的不断冲击,我回过头再来细细品味这句话。漫漫觉得流传了儿代人的约定俗成的它,是有很大问题的。问题之一:学生被当成被动的容器,教师被当成倒水先生,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
2、采取-•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把自己大脑小的水(知识),往学生的“容器''(大脑)里“倒姑H不说别的,就这种临『啲过程,就很値得商榷。教学过程不是机械地“灌输叩勺过程,正如新的课程改革认为的那样。它是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为只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够发挥出来,主体意识才能够确立起来,人格培养才能够得以实现。问题之二:教师大脑中不能只是“水"把知识的多少、学问的高低当成是教师是否称职的标准,这在过去,确是流行的;但是,教师是以“育人"为其专职的专门工作者,自己知识的多少似乎不是工作
3、的目的,而应该是对学生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教师的知识与学生的知识是如何实现转换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教师的大脑中,除了水之外。还应在角色意识上成为促进者、研究者、建设者、开发者和开放型;在教学行为上具有尊重和赞赏、帮助和引导、反思和合作;在教学方法上,具有创生性、探索性、激励性、引导性。这样的话,学生的发展就会成为一种可能。问题之三:碗和桶的问题碗和桶,从用途上来说,都是盛东西的容器。但碗和桶的容积是不同的,即:一碗水和一桶水是不等的,那为什么教师一定是桶,而学生一定是碗呢?教师之所以作为“教
4、师",主要是因为其阅历比较丰富,在专业上先走一步而己,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甚至主动地向学生学习,才有可能走在前面。孔子就曾当众对弟子说过:“以吾一H长乎尔,毋吾以也",鼓励弟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他最喜欢师生间切磋琢磨,互“起”互“助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了",充分说明了教学和长的重大意义。事实上,教师不必害怕在学生面前暴露口己的无知,有时甚至需耍有意识地表现口己的无知,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以使学生去除对教师的神秘感和权威感,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最重要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都不是桶和碗
5、。他们是活生生的、有着不同个性的人。桶和碗,客观上把教师和学生放在不同的位置上,用生冷的器物代替了生动鲜活的生物,把温馨宜人的师生情谊用机械的物物关系固定化,出现冰冷单调的课堂生活,也就成为了必然。问题之四:“水,'的问题。教师的桶水。学生的碗水,都是水,只是量的不同,似乎这里考虑的仅仅是越多越好的问题。但我们是否考虑过水的质的问题呢?特别是教师桶里的水质如何呢?是否新鳞?因该说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尤其是当而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如呆教师不及时更新自己,自己原由的那桶水恐怕不但没
6、有用,而且早已腐烂发臭了。想一想把这样的水倒在学生的碗中,即使倒的很满,又有何用呢?口前,在我们的学校屮,几十年使用同样的教案的教师不乏其人;几年不看书、不学习的人犬有人在;上课讲着几十年不变的案例的人比比届是。这样的教师如何能担负起培养卜•一代的重任。教师光有满满一桶平常的水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加精练的、具有丰富营养的、高质量的水;并且,在新的课程改革的今天,水的性质和成分还应该改变,不应是全是学科知识,而应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
7、知识和技能;还要把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关注“全人”的发展。只有这样的水,才是真正的水,才是学生需要的水,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水。问题之五:教学关注知识还是关注人?无论是一桶水,还是一碗水,它所关注的都是水,即知识。过分关注知识、关注学科,这是学科本位论的反映。它把知识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知识成了屮心,成为口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这种只见学科不见人的教育观从根本上背离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基木性质和神圣使命。它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
8、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的道徳生活和人格养成,正如《读者》上冇一段利奥•巴恩格利亚先生写的话:“我们整天在干些什么?我们如此忙于传授知识。如果我们没有教莉亚妮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地生活着,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教给她如何读书、写作、算题,这又冇什么用呢厂因此,教学一定要关注人的发展,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