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语文参赛说课稿

《关雎》语文参赛说课稿

ID:30497206

大小:4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30

《关雎》语文参赛说课稿_第1页
《关雎》语文参赛说课稿_第2页
《关雎》语文参赛说课稿_第3页
《关雎》语文参赛说课稿_第4页
《关雎》语文参赛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雎》语文参赛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雎》说课稿一、说教学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何为?文学作品的教学何为?古代诗词教学何为?《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了如下诠释:1、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P2)。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2、标准(2011年版)》P15)3、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P16)。4、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P22)。5、8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P2

3、2)。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对诗歌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兴趣。他们正处于青春萌动时期,“爱情”在他们心中因朦胧而好奇而神秘。如何把一个年代久远的,我们先民的爱情故事诠释给青春期的孩子们,而不是一般地简单地让孩子们又受到一次“早恋”的启迪?如何深深地理解“淑女”“君子”的内涵,借助诗歌的魅力引导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正确对待爱情,而实现先贤圣达“风天下”的愿望,把当下的语文教育落到实处?这正是我们教学中不可回避,亦必须解决的难题。三、说教材:《诗经》又名《诗三百》,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编纂而

4、成。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大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诗经》多是四言诗,隔句押韵,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对中国诗歌发展始终有着重大的影响。《诗经·关雎》位于《诗经》篇首。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诗经》,但做出具体评价的只有《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毛诗序》则认为《关雎》“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8《诗经·关雎》被多个版本的初中的语文教材选用。依据《教师教学用书》,和相关的网络资料,大多数的教

5、者把《关雎》作为爱情诗解读,其教学流程大多是读读背背,了解大意,点到为止。如何解读《关雎》?如何领悟孔子把《关雎》置于篇首的用意?怎样确定教学内容,才能开挖其独特的教学价值?这值得我们探讨。古代儒者重视夫妇之德。如果我们抓住诗歌中关健词句进行解读,不难发现,《关雎》正是以诗歌的方式对“淑女”“君子”作了诗化解释和表达。淑女:“窈窕”淑女,“流、采、芼”荇菜过程,既是劳动的过程,从“比”的角度看,亦可解读为是淑女择偶的过程。从而我们发现“淑女”是:文静美好、勤劳、对待爱情慎重而明智、情趣高雅(从君子“琴瑟鼓之”,“钟鼓乐之”可看出)。君子:从“求、

6、思、友、乐”淑女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君子”是:爱得执着,爱得尊重,为爱改变自己,为爱提高自己。由此,我们不仅走进了文本,而且明白了“爱情”的内涵,这对于当下的少男少女,我们的中学生来说,实际上是一次“爱情观”的启蒙教育。这就使得我们的教学具有了永恒的“诗教”魅力。四、说教学目的: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初步体会《诗经》特有的“赋、比、兴”表现手法。3、诵读体会《诗经》“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在抒发感情,在营造音韵美、意境美上的作用和效果。84、解读“淑女”“君子”的内涵,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健康美好的情感。5、培养健

7、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其中,教学重点为:3、4、5;教学难点为:4、5五、说教学方法:点拨引导法,朗读法六、说学习方法:标注诵读法,比较探究法七、说教学流程:  ㈠、走进诗经,激发兴趣  1、导入:今天天气开始降温,在生活中我们开始踏上寒冷的冬天之旅。不过,如果我们把眼光投向那三千年的远古,我们便走进了人类文明的春天。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诗经》的《关雎》,感受我们三千多年前的先民那温暖的情感世界。2、走进诗经:(投影:关于《诗经》的知识)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诗经》是我国最

8、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名为《诗》,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