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细胞生物学微课制作___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西师范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细胞生物学微课制作学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姓名:曾杰学号:1254010405指导教师:张美萍二〇年月日-4-一、 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自2011年“微课”概念在国内被首次提出来以来,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就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微课概念在教育领域迅速传播,相关实践和应用也迅速展开。微课一般用以讲授单个知识点或突破某个教学问题。它通常由简短的微课视频及配套资源所组成。教师可在课堂上利用微课作为授课的素材,而学生可通过微
2、课进行预习、复习等实现自主学习。同时,简短的微课视频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把握课程要点。因此,把微课应用到高校教学中既是顺应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体现,又对现今高校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这一现状有所助益。对于大部分的理科来说,其知识点明确,内容具有刚性,答案唯一,只需要清楚讲授某个概念、原理、公式、实验等即可。而细胞生物学是生物科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内容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有着潜在联系。因此,学好细胞生物学是学好生物科学的基础,同时也为生物专业学生的考研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将微课应用到细胞生物学的教学中去是十分必要的。二、研究方向的动态及
3、本文创新点: 国外在微课配套资源的设计和建设上不仅较为完整,且别具特色。如可汗学院的一大特点便是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地图以及自定学习计划。知识地图将零散的知识点以网络图的形式串起,为学生指明学习路径,并由浅层次向深层次递进。同时明确指出知识点所需掌握的技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然而国内微课视频仍以课堂实录片段为主。其内容的连贯性不强,加之视频录制效果不佳,导致微课在教学上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尤其在高校中,学科知识的专业性强。具有学科专业知识的老师更愿意选择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对细胞生物学的微课设计及制作原则做了初步
4、探索,但实际制作出来的微课成品还很少。本作品要将专业的细胞生物学知识与微课教学联系在一起,一方增加高校中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以微课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的学习效率。-4-一、主要研究内容及提纲:本作品主要对细胞生物学中细胞周期与细胞分裂、细胞增殖调控与癌细胞、细胞分化与胚胎发育这些内容进行微课制作。四、 研究的方法与手段:Camtasiastudio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付燕燕,陈彦,吴健,宋远见,刘屹,武秀香,等.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5;15(2):135
5、-6.[2]蒋卓轩,张岩,李晓明.基于MOOC数据的学习行为分析与预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52(3):614-28.[3]蔡旻君,李豆豆,汪春英,成瑞霞.从教育叙事研究的视角审视微课[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2):47-52.[4]黄晓燕,王蕾,祝辉,郭雪江,周作民.PBL模式在医学本科生基础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J].解剖学杂志,2014;37(5):707-8.[5]吴莉,舒博.医学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及建议[J].中国科技投资,2013;25:411.[6]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
6、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6):24-32.[7]严慧深,熊彦,蒋勇.微课视频的制作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61-3.[8]丁纪可.“云”时代微课制作工具应用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4;24:383-4.[9]刘向东,吴旻倩.MOOC开放学习模式下微课的设计与制作[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4:34-6.[10]程佑寅.事半功倍做微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3:48-9.[11]杨春,严丽,吕霞.高职中药化学微课资源开发[J].广州化工,2015;43(3):202-
7、3.[12]杨辉.浅谈微课、慕课的视频制作方案[J].科技经济市,2014;11:78-9.[13]钟启泉.田园将芜胡不归——“微课”的诱惑与“课堂研究”的主旋律[J].教育发展研究,2015;2:1-5. -4-六、毕业论文进度安排:1.选题2016年3月10日——2016年3月15日2.开题报告2016年3月15日——2016年3月17日3.收集资料及实施研究2016年3月18日——2016年3月26日4.完成初稿2016年3月27日——2016年5月15日5.完成修改稿2016年5月16日——2016年5月30日6.完成定稿20年月日
8、——20年月日7.答辩20年月日——20年月日 学生(签字)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院(系)负责人(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