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微课设计与制作开题报告农村小学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7课题编号WK2015064大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农村小学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陈延江所在单位庄河市栗子房镇中心小学填报时间2015年9月15日7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课题开题活动简况:1、时间:2012年9月25日2、地点:庄河市栗子房镇中心小学会议室3、评议专家:李绍静4、参与人员:庄河市栗子房镇中心小学课题组成员。5、会序简介:(1)课题主持人陈延江老师主持会议,宣读栗子房中心小学课题立项通知书。(2)宣读开题报告。(3)教导主任李绍静进行开题论证
2、,指出开题报告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4)陈延江老师做会议总结。二、开题会议照片2015年9月16日7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500字)2015年9月25日在栗子房镇中心小学会议室,李绍静主任参与我们的开题论证会。李主任认为:1、课题的提出很有其必要,很有研究的价值。研究的目标和内容都很明确。选题的意义也阐述得很明白。2、实施过程提出建议:将工作细化;将课题的研究工作和学校其它相关的教研活动融合,提升学校教研档次的同时,丰富科研的内容;及时将研究的内容进行汇总和总结,收集研究原始材料。评议专家签名:李绍静201
3、5年9月16日7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500字,可加页)研究成员变更:由于尹红乐老师怀孕后教学工作进行了变动的原因,故尹红乐老师退出该课题研究,增补王飞老师为该课题组成员,承接并继续尹红乐老师的课题研究任务,已填写《课题研究人员变更申请书》,等待上级批准。课题负责人签名:陈延江2015年9月16日五、所在单位意见该课题经过前期的准备阶段已经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并与2015年6月提出课题研究立项申请,同年7月份经大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正式立项,我单位将积极配合该课题研究,在人力和物力上
4、提供有力的研究保障,课题组于2015年9月16日召开课题开题会议,宣读课题开题报告,宣布该课题研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盖章2015年9月16日7六、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等)【一】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此项课题研究以解决教师身边最关心、最棘手的教学问题,最终达到人人可以做微课,人人都会做微课,人人都爱做微课。微课制作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同时微课也便于传播,教师
5、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过去没有恰当的办法总结、传播,而微课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固化经验,传播方法,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另一种学习途径。【二】选题的研究意义1、微课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微课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完全离开教师的指导进行探究。事实上,在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内容呈现者、学习帮助者和课程设计者等多重角色,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控制和学生的自主活动之间要达到一种平衡状态。2、微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在对我校319名学生进行的“家庭信息化设备普
6、及程度”的问卷调查中,分别对家庭电脑普及、家庭智能移动设备(泛指智能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普及和日常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电脑普及程度达到75%,智能移动设备普及程度达到92%,在一周的使用情况调查中,54%的学生经常使用这些设备,可见移动学习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同时也将使学生在学习上更加自由、轻松和快乐,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3、微课可以因材施教,形成自主学习的资源库,解决了农村小学微课资源匮乏的问题。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很多知识是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得的,例看报纸、看
7、微信、跟同事聊天、生活问题寻求百度和Google帮助等等,都能对工作起到很大的帮助。将现有的课程拆分成微课视频碎片,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微课资源库,学生需要学习相应知识,可以像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搜索引擎一样输入关键词,就会出现一系列索引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自己需要的知识以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教师的讲解只是学生知识中的一个工具,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活动。4、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了“课堂翻转”。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
8、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