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176726
大小:15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7
《2017年上半年苏南人力资源市场才情数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7年上半年苏南人力资源市场才情数据监测报告为全面做好人力资源市场监管,进一步推进人力资源高效配置,合理促进人才流动,2017上半年市人才服务中心(市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办公室)专门选取“进场单位数”、“提供需求数”、“求职人数”、“新进场单位数”等十个才情数据进行重点监测,现就有关情况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2017上半年,全市共举办各类招聘会289场,提供岗位需求165560个。其中,苏南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各类招聘会119场(常规集市100场,赴外招聘会19场),进场单位2288家次,提供各类人才需求42577个次,进场求职
2、40988人次,求人倍率1.04。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场单位数下降3%,但人才需求和进场求职人数分别增加0.4%和17.3%。此外,镇江人才在线(www.hrol.cn)提供各类岗位总数196300余个,网上求职148600余人,求人倍率达到1.32。二、数据监测(见附件)三、才市现状一是才市总体平稳,供需双方趋于平衡。数据显示,上半年,苏南人力资源共举办各类招聘会119场,其中常规集市100场,赴外招聘19场。跟去年同期相比,举办招聘会11场次增加7场(常规集市增加8场,赴外招聘减少1场),提供岗位数、进场求职人数分别增加0.4
3、%和17.3%,求人倍率1.04,供需双方总体平衡,才市趋于平稳。二是才市阶段性波动明显,节后仍是需求高峰。数据显示,每年二、三月份都是传统用人高峰期。2017年上半年,二、三月份进场单位数分别为665家次和590家次,分别占进场总家数的29%和25.8%。才市整体波动与往年同期相比差异不大,节后仍是全年招聘高峰期。进入第二季度才市波动曲线趋于平稳,四—六月份进场单位数分别为300家次、312家次、257家次,依次占总数的13.1%、13.6%、11.2%。三是才岗匹配度不高,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上半年,才市共提供各类人才
4、需求42577个次,进场求职40988人次。看似充足的就业岗位和丰富的各类人才,但在才市中才岗发生“化学反应”却不高,部分岗位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很明显,才岗匹配率仍需提高。四是入场企业活力不足,新进企业明显减少。数据显示,上半年,每月重复进场超过3次的企业达到30家。部分高端岗位无人问津,而一些低端岗位因流动性很大,导致企业进场频次增加。此外,上半年新进场单位数仅有75家,仅占进场总家数的3%,这表明才市企业活力不足,供需结构矛盾依然突显。五是销售岗位“异军突起”,销售精英“一才难求”。数据显示,一到六月份,进
5、场企业提供各类营销岗位3896个11次,占总需求的9%。其中,在职业需求排名中,一月、四月和五月3个月营业员需求排在第一位,二月、三月和六月营销人员需求也排在第二位,销售岗位需求增势明显,大有“异军突起”之势。如同策房产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家福华商贸有限公司、镇江市天和酒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均对销售岗位需求量较大。部分销售岗位企业开出万元/月的高薪,但仍无法匹配,金牌销售员出现“一才难求”的局面。六是一线员工需求紧俏,用工缺口依然存在。数据显示,上半年,力工、电工、钳工、电焊工等一线岗位人才仍是企业需求的重点,需求达到9491人次,
6、占总需求的22.3%,特别是懂技术的熟练工岗位更是十分走俏。如镇江飞亚轴承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稳润光电有限公司、镇江胡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富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对一线员工需求量激增,仅飞亚轴承一家,一个月就有80人的缺口。此外,由于本地企业自身建设、周边城市虹吸效应等原因,也加大了我市一线员工的流动频率。七是本地年轻劳动力外流,外来人才引进难度增加。上半年,外阜进入才市求职人员总数为3284人次,仅占求职总数的8%。近年来,虽然我市企业薪资水平呈现一个快速上升趋势,部分缺工企业的岗位薪资月平均工资达到3500元,但与周边
7、城市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不大。加之沪宁城际交通便利,我市年轻人才外流较为严重。八是专业技术人才走俏,薪酬排位占据榜首。11上半年,机械电子类专业人才需求4797人次,占总需求的11.3%,二—四月份连续三个月排名第一。数据显示,薪酬排位前十的岗位中,每月排名第一的都是工科类工程师等技术人才,薪资均过万。由此可见,高端技术人才对企业的吸引力很大。如吉贝尔药业对药品研发、维修工程师岗位、镇安电力对高级硬件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岗位均开出了月薪近万的丰厚待遇,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四、对策建议一是优化人才
8、环境,重视人才支撑。人才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在哪里,希望就在哪里,政府主管部门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高度重视人才支撑,相关部门应在政策导向、环境建设上开创新局面,在增强我市人才的总体实力上出措施、做文章。进一步调整优化人才结构,重点抓好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高层次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