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10.2《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一、单项选择题1.甲与乙是好朋友,有一次甲捡到一钱包,据为己有。乙感到很为难:既想批评甲的这种不道德行为,又不想破坏两人的友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要想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就需要( )①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②大力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 ③大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④努力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①②③④都是作出正确道德判断和选择的重要途径。因此选D项。专家建议,在假期、课余时间,中学生应当多阅读《红楼梦》《三
2、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据此完成第2~3题。2.中学生从古典名著中学到许多文史知识,说明中学生提高了( )A.科学文化修养B.思想道德认识C.思想道德情感D.思想道德修养答案:A解析:文史知识属于知识文化的范畴,故本题应选A项。3.中学生在学到许多文史知识的同时,自己的思想道德认识和思想道德判断水平也得到提高,这说明( )A.科学文化修养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也随之得到提高B.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D.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答案:B4.漫画《“忙”
3、道》旨在说明( )“忙”道①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亟待提高 ②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尚需加强 ③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依然较低 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加强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③不符合题意,漫画说的是公民的道德素质低下,乱占盲道,与科学文化水平无直接联系。5.2012年11月1日上午,第十三届深圳读书月在深圳书城中心城正式启动,今年读书月的年度主题是“阅读提升正能量”。这表明( )①阅读可以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阅读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 ③该活动有利于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 ④该活动体现了深圳文化立市的战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4、D.②③④答案:C解析:②错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①③④符合题意。6.季羡林先生不仅在许多学术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而且以求真务实的学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奋刻苦学习的精神,给国人留下了无穷的人格魅力财富。从季羡林先生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 )A.立足社会主义实践和不断追求文化创新的统一B.高尚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科学文化修养的统一C.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D.坚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统一答案:B解析:“学术领域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体现了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季羡林先生的“求真务实的学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奋刻苦
5、学习的精神”,体现了他的高尚思想道德修养,因此应选B项。A、C、D三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7.读下图《品质篇》,它启示我们必须( )品质篇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B.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C.加强自身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D.提高眼力,拒绝污染答案:C8.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已经走过十年。第十一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于2013年2月19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感动中国2013十大人物正式揭晓。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引导人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②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
6、做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③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全社会遵守公民道德规范 ④坚持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并重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①②③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提到科学文化修养,故排除④。二、非选择题9.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个大学毕业生的面试经历。大学生:“为了调查市场,我在暑假里跑遍了北京的所有超市。”考官:“北京一共有多少超市?”大学生:“623家。”考官:“你暑假的社会实践一共多少天?平均每天跑多少家超市?”大学生:“我是和同学一起做的,我跑的超市大约50多家。”考官:“那为什么刚才你说跑遍了北京所有的超市?你
7、不是在夸大自己的成果吗?”男生面色泛红,回答不上来。就这样,一个形象、口才和专业都很好的大学毕业生只因夸大自己的能力,造成了面试官的不信任感,导致面试失败,令人惋惜。运用文化生活中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知识,说明上述材料对大学生求职就业有何启迪。答案:(1)要不断加强科学文化修养,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职业技能,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否则,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免人格上的缺失,不为社会接受,甚至危害社会。(3)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