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备

ID:29758819

大小:90.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2-23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备_第1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备_第2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备_第3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备_第4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备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今天的社会,人们都非常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难处。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的事。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欢乐童年往日替。喜滋滋

2、欢喜的样子邻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田野有农田的野外地区欢乐欢喜和快乐童年儿童时代清波碧清的水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指导书写。野:“里”的最后一笔改为提。喜:下面的口要比上面的口大些。替:左上的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日稍扁些。难:“又”的最后一笔改为点。  2、检查自学效果。  3、齐读生字词。  4、各自试读课文。  5、指名读课文。  6、分小节,理清脉落。  练习。  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7、齐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

3、看图。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那两个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样?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第二小节  (!)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我”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蝈蝈的叫声很动听)从第二句你知道平时“我”是怎样为盲婆婆解闷的吗?哪一个字能体现“我”对盲婆婆的尊敬?(您)  (3)小结。  第三小节  (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清

4、波想起欢乐)(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这句当中的"歌声"是什么意思?(3)出示投影片,图上盲婆婆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歌声”指谁的?“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蝈蝈长在田野里,它的叫声会让你联想到田野的景色。)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吗?(不会,但她可以想像,从而看出她心里很高兴。)第四小节(1)图上描写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随着蝈蝈的叫声,仿佛来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欢乐的童年。)(2)从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蝈蝈为盲婆婆带来了不少欢乐)(3)盲婆婆还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1)这一小结有几句话?为什么让蝈蝈来替他做事呢?(2)"红领巾"说这句话

5、有什么含义?  (3)指名朗读,小结。  二、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爱心。            第三课时  一、朗读指导。   1、把握朗读感情的基调。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  二、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导背诵。   3、各人轻声试背。   4、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5、同座二人交替换背,听给一次。   6、全班齐背。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地提回了一只()的蝈蝈,()滋滋地

6、送给了(0家的()婆婆。(2)、歌声会领您走进(),()小溪流淌的()。歌声会把您带回(),相起往日()的()。(3)、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的蝈蝈,在我()的时候,就让它(0我给您()。1、组词。你()邻()里()居()您()领()野()尾()四、作业练习。板书设计:              4、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送蝈蝈         领       看到 清波  让它替我唱歌             盲婆婆         带       想起 欢乐第四课时做学习乐园教后记:这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

7、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诗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直接联系不够普通。教学时要既抓“送蝈蝈”的叙事线,又抓“献爱心”的情感线,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事小情深,在朗读中陶冶美好的心灵。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所以,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