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29707600

大小:6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22

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包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说明:把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只交答题纸。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死亡哲学区别于西方死亡哲学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特别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孔子与孟子曾先后提出过“杀身成仁”与“舍生取义”等命题。孔子也十分关注死亡的自然属性,他曾发出过“逝者如斯”的感慨,在《论语》中还有“死生有命”的说法。然而,他更为关注的则是死亡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他才提

2、出了“杀身成仁”这一命题,强调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人为什么应当为了“成仁”而不惜“杀身”呢?这是因为,在孔子看来,惟有“仁”这个范畴才充分地表达了“人”的本质规定性,才使人成其为人,使君子成其为君子。孔子所赞赏的这种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乃至身家性命的仁者风骨正是基于他对人生和死亡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深刻体悟之上的。他在《论语》中反复强调“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是想告诉人们,离开了“仁”讲“修身”,只是徒讲形式而已,其结果不是不得

3、要领,就是培养出“小人儒”或“伪君子”。而这归根到底又是因为惟有“仁”这种美德才充分地表达了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的人的社会属性。(与“杀身成仁”不同,孟子则强调“舍生取义”。孟子并不轻生,他在《尽心章句上》中曾强调说:“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在《离娄章句下》中更进一步强调说:“可以死,可以不死,死伤勇”,以为在可以不死的情况下随意死去便有失“大勇”。在他看来,人之欲求生,一如口之欲求美味、目之欲求美色、耳之欲求好音、鼻之欲求芳味、体之欲求安逸的环境一样,都是人之本性之所好,无可非议。问题在于:在人

4、的欲求对象中,究竟有无高于“生”的东西。孟子认为,义就是高于“生”的东西,是比生更值得欲求的东西。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他提出了“舍生取义”的死亡哲学命题,宣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样,孟子就把“义”提升到了生死抉择至上标准和唯一准绳的高度。    孟子的“舍生取义”虽然有别于孔子的“杀身成仁”,但却不是同后者相对立。“义”,从字面上看来,虽然无非是礼仪、适宜、道理诸义,但在孟子这里所

5、要表达的却是“仁”的一个更深层面的内容。孟子突出地强调了“义”在“仁”的生成过程中的能动性品格和内驱力地位。孟子不仅同孔子一样,认为君子和圣贤必须具有仁德,而且还进一步深层次地探讨了仁德的成因问题。1.下列对于“杀身成仁”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杀身成仁”和“舍生取义”一样体现了中国哲学家特别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B.“杀身成仁”这一命题的提出者孔子并不排除关注死亡的自然属性,“逝者如斯”的感慨便是例证。C.惟有具备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的仁者风骨去讲“修身”,才能充分的表达作为人的

6、本质规定性的人的社会属性。D.“杀身成仁”是说离开了“仁”讲“修身”,结果就只能培养“小人儒”或“伪君子”。1.下列对于孟子“舍生取义”这一命题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2.孟子“舍生取义”死亡哲学命题的提出是基于追求高于“生”、比生更值得欲求的东西——义。23.孟子“舍生取义”的“义”无非是礼仪、适宜、道德诸义,显然有别于孔子的“杀身成仁”之“仁”。24.孟子的“可以死,可以不死,死伤勇”话语说明他并不轻生,在他看来,随意去死不是“大勇”。25.孟子认为人之本性之所好,一如对美味、美色、气味、声音

7、、安逸的环境等追求都是无可非议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2)孟子的“舍生取义”之“义”所要表达的是“仁”的一个更深层面的内容。(3)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的死亡哲学命题与孔子提出的“杀身成仁”的死亡哲学命题并不对立。(4)孟子和孔子都认为君子和圣贤必须具有仁德,孟子还探讨了仁德的成因问题,比孔子更深一层。(5)孔子与孟子先后提出“杀身成仁”与“舍生取义”是中国哲学家区别与西方哲学家的第一显著特征。二、古诗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刘弘

8、基,雍州池阳人也。父升,隋河州刺史。弘基少落拓,交通轻侠,不事家产,以父荫为右勋侍。大业末,尝从炀帝征辽东,家贫不能自致,行至汾阴,度已失期当斩,计无所出,遂与同旅屠牛,潜讽吏捕之,系于县狱,岁余,竟以赎论。事解亡命,盗马以供衣食,因至太原。会高祖镇太原,遂自结托,又察太宗有十分之度,尤委心焉。由是大蒙亲礼,出则连骑,入同卧起。义兵将举,弘基召募得二千人。王威、高君雅欲为变,高祖伏弘基及长孙顺德于厅事之后,弘基因麾左右执威等。又从太宗攻下西河。义军次贾胡堡,与隋将宋老生战,破之,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