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57888
大小:66.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1
《高二语文李商隐诗三首知识精讲 粤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语文李商隐诗三首知识精讲粤教版一.本周教学内容:《李商隐诗三首》二.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及其作品的艺术风格。2、分析三首诗歌的主题思想3、体会欲扬先抑、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学要点]一、作者介绍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骆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从祖父迁居郑州(今属河南)。受知于权臣令狐楚,令狐楚爱其才,署为巡官。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二年后授秘书省校书郎。令狐楚死后,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娶王女为妻。当时牛李二党相争激烈,令狐父子属牛党,王茂元属李党,牛党认为李商隐背恩无行,一直对其排斥打击。曾入桂
2、管观察使郑亚幕,为掌书记;后入徐州卢弘止幕,为判官;又入东川柳仲郢幕。其间也曾在朝任官,但终不得意。此后还郑州故里,病卒。李商隐工骈文和近体诗,尤擅长七律。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又与温庭筠齐名,世称“温李”。其诗内容多抒写对时代乱离的感慨和个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咏史诗、咏物诗和言情诗成就极高。艺术上,其诗构思精巧,想象丰富,属对精切,色彩绮丽,韵律和谐,深于用典,对后世诗歌影响很大。二、课文简析(一)无题二首(其一)1、基本解读这首诗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主旨)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对昨夜相会的
3、追忆。星光闪烁,阵阵轻风,诗人与意中人在画楼之西、桂堂之东相会。画楼,雕饰华美的楼。桂堂,用桂花香熏过的厅堂。诗人没有具体写昨夜情事,而只写一种温馨旖旎而有暗示性的气氛,达到了一种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效果。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写今宵诗人心中引发的复杂而微妙的感情。尽管自己身上无彩凤那样的双翼(飞去与对方相会),但彼此的心却能像犀牛的角一样灵异,得以互相感知。彩凤,彩色的凤凰。《山海经》:“丹穴山,鸟状如鹤,五彩而文,名曰凤。”灵犀,犀牛在古代被视为灵物,特别是它的角的顶端和底部之间有白色的线(角质层)相通。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
4、,分曹射覆蜡灯红”,写宴会之热闹。这里的宴会既可理解为昨夜的宴会情景,也可理解为今宵诗人对意中人的想象之语,写出了诗人此刻凄清寂寞。送钩,古代人们在宴会上玩的一种游戏。把钩依次在人们手中传送,然后藏于某人手中,令人猜,不中者罚酒。分曹,分组。射覆,古代的一种游戏,用器皿覆盖着东西让人猜。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抒发诗人无限惆怅之情。自己正如飘转不定的蓬草,又不得不去上班报到。爱情的间隔的惆怅与诗人身世飘蓬的慨叹融为一体。听鼓应官,听到报晓的鼓声后到衙门报到。兰台,唐朝对秘书省的称呼。转蓬,被风吹得不断在空中飞转的蓬草。2、鉴赏要点
5、这首诗写出诗人多情而又无奈的相思。诗人与情人心心相印,可欢会的时光是那么短暂!这是多么令人痛苦而又无奈的现实。“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为千载名句,写情人间虽难随时相会,日日厮守,但心心相印,写出了甜蜜与痛苦相交织的爱情。此诗构思巧妙,事件与场景的描述常常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并随着心理活动的变化来展现。全诗看起来以赋体写诗,但断续无端,变幻迷离,富有浪漫气息。诗中时空的转换当中,有虚有实,富有想象张力,只要解释得合乎情理,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可作多样阐释。3、问题探究对于此诗主题理解各有不同,有说是政治失意,有说是写爱情,有说是偷情,但
6、一般俱将此诗作为言情诗阅读。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云:“此二首显为赋体,而非比兴寓言之作……所述殆为作者亲身经历之事情。而非托事寓怀,借美人以喻君子之寓言……”4、相关资料①此诗是席上有遇追忆之作。妙在欲言良宵佳会,独从星辰说起……凌空虚步,有绘风之妙……得三四铺云衬月,顿觉七宝放光,透出上文,身远心通,俨然相对一堂之中。五之胜情,六之胜境,皆为佳人着色。且隔座分曹,申明三之意;送钩春暖,方见四之实。蜡灯红后,恨无主人烛灭留髯之会。闻鼓而起,今朝寂寞,能不重念昨夜之为良时乎?(清胡以梅《唐诗贯珠》,清康熙五十四年素心堂刻本)②义山无题诗
7、,直是艳语耳。杨眉庵谓托于臣不忘君,亦是故为高论,未敢信其必然。(清钱良择《唐音审体》,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③义山近体,襞绩重重,长于讽喻。中多借题摅抱,遇时之变,不得不隐也。(清沈德潜《说诗啐语》卷上,霍松林校注,郭绍虞主编《原诗一瓢诗话说诗啐语》合刊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④《无题》诸诗,有确有寄托者,“来是空言去绝踪”之类是也;有戏为艳体者,“近知名阿侯”之类是也;有实有本事者,如“昨夜星辰昨夜风”之类是也;有失去本题而后人题曰无题者,如“万里风波一叶舟”之类是也;有与无题诗相连,失去本题,误合为一者,如《幽人不倦赏》是也。
8、宜分别观之,不必概为穿凿。其摘诗中二字为题者,亦无题之类,亦有此数种。(清朱鹤龄注,沈厚塽评《李义山诗集辑评》卷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