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381808
大小:7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 2.1.1《指南录后序》教案 苏教版必修3_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指南录后序》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基本句式。2、反复诵读,锻炼分析、理解、概括、鉴赏语段的能力。3、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天祥以死报国的爱国精神。学习重点:目标1学习难点:目标2学习时数:三课时学法:自读自译、发现疑难、交流研讨、诵读巩固。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初中学过的《过零丁洋》过零丁洋① 【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②干戈寥落四周星。③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④零丁洋里叹零丁。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⑥讲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诗句,表现了作者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2、表现了作者的英雄气概和高风亮节。1283年,文天祥在元大都(今北京市)从容就义。这两句诗成了后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二、了解作者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自号文山。宋理宗时曾被选拔为进士第一名,任官不到两月即与权贵作尖锐的斗争,屡遭弹劾仍坚持正义。德佑(宋恭帝年号)元年(1275)正月,国事危急,朝廷召诸路“勤王”,文天祥积极响应,以全部家产充军费,组织武装力量。次年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这时文天祥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议和,他不辱国体,慷慨陈辞,触怒元方丞相伯颜,被扣,解送北方;至镇江逃脱,历尽艰险,才得南归。端宗赵昰派遣他与南下元军作战,景元
3、三年(1278年)兵败被俘,被押到大都(今北京)后,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作为诱降条件,遭到文天祥的严辞拒绝。右丞相,汉奸邓光荐劝其降元,亦遭唾骂。文天祥历尽折磨而志不屈,于至元十九年(1283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就义,年仅47岁。三、解题《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为自己的诗集《指南录》写的一篇序言。诗集名“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表达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爱国之情。附文天祥的诗。渡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序”作为一种文体,可分为“赠序”和“书序”。“书序”书序在正文之前,一般介绍作家生平或目的,成书过程与宗旨,为
4、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由于在这篇序文之前作者已经写过一篇《自序》,所以把这篇序文叫做“后序”。“赠序”与“书序”性质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如《送东阳马生序》四、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本文共八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你认为怎样划分,每部分写什么内容?第一部分:(第1~5段),叙述出使元营的经过及逃亡路上的种种磨难,抒发九死一生的感慨。第1至第4段重在记叙,第5段以抒情为主。第二部分:(第6~8段),说明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并从当时社会的君臣父子伦理来阐述自己报国的心志。五、对照课
5、文注释自学自读自译第一段。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若另有生字,写出并注音。德祐缙绅萃纾祸觇北翌日2、解释重要词语⑴除都督路修门萃会纾难觇⑵A、战、守、迁皆不及施。 迁:。施:。B、莫知计所出。 莫:。C、予不得爱身;爱:。身:。D、于是,辞相印不拜 拜:。E、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翌日:。F、奉使往来,无留北者。留:。3、重点语句解析:①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②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4、熟读课文,举疑问难。5、翻译第一段译文:6、理解内容:(1)提问:文天祥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出使北营的?(2)提问:文天祥当时的心情和意图怎样?小结段意:挺身北行纾国难
6、。出使北营的背景、心情与意图;表达了作者在国事危急之际挺身自任的思想感情。六、对照课文注释自学自读自译第二、三段。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若另有生字,写出并注音。遽轻吾国构恶献谄羁縻自度诟虏帅数吕师孟…祈请诣北分当引决2、解释重点词语:⑴慷慨遽轻度数⑵A、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动词。B、不复顾利害利害,C、北虽貌敬貌,D、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诣:E、然而隐忍以行隐忍,3、理解重点语句:①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②昔人云:“将以有为也。”4、熟读课文,举疑问难。5、翻译第二、三段。译文6、理解内容: (1)提问:文天祥至北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7、这三个阶段是怎样的?答:第一阶段是:“初至北营……北亦未敢遽轻吾国。”第二阶段是:第三阶段是:(2)提问:文天祥既然“分当引决”(按理应当自杀),为什么却又“隐忍以行”(隐忍,勉强忍耐,不露真情,暗中忍受着去了)?答:小结段意:慷慨陈词遭扣押。出使北营,震慑敌方,身受羁縻和被驱北上;表达了他忍辱负重,图谋再举的思想。七、强化检测:1、选出诵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B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C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D众谓予/一行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