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3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3 岳麓版必修2

ID:29362440

大小:51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3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3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3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3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3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3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材: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第二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教材分析:㈠、地位和作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是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的延伸,是后继内容中国改革开放的知识基础,对于探索中哦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本课时主要探究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与失误,总结经验教训。㈡、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

2、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2、能力目标:(1)以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为主线,从过渡时期的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和文化大革命十年三个时期的历史知识进行再认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绘图并描述现代中学生眼中的世界,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动手实践能力。3、情感目标:以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为主线,总结经验教训,并激发学生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设计依据:根据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的能力

3、培养不是单方面的知识获取,而应该是知识、能力、情感三维一体的一个完整体系,而且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将三方面的目标要求有机融合在一起,并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㈢、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难点:总结20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二、教学方法:1、本课以“名字背后的历史”为切入点,遵循知识探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总结反思(经验教训)——拓展运用(21世纪中学生眼中的世界)的思路组织活动,通过

4、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拓展运用的方法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2、教具:多媒体投影系统。三、学情分析及对策;1、学情分析:我参赛所面对的是青岛十六中的高一学生,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储备比一般普通高中学生要差一些,自信心不足,课堂反应较慢,师生之间的互动相对困难,但是这些学生也有很强的求知欲,学习很认真。2、对策:在教学内容和课堂语言力求生动有趣,在问题设计上力求简洁明了并明显的层次性,在组织课堂学习活动上多启发引导,并给于学法指导和信心支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知识、

5、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学法指导:1、在知识探究环节上指导学生以历史发展阶段整合归纳历史知识。2、在总结反思环节上指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3、在拓展运用环节上指导学生合理展开想象并动手描绘。五、教学过程:1.课题引入:在课题引入上我设计了两种方案,第一种以目前央视热播的记录片“复兴之路”为切入点,材料精准,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是学生理解仍有一定的难度;第二种以“名字背后的历史“为切入点,虽然视觉冲击力不强,但角度新,能够很好地反映历史新课该的现实化、生活化要求,学生容易理解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选择了后一方案。(

6、1)展示图片并提问:请学生说出“李建国、令计划、刘跃进、马文革”这一组名字分别反映哪一历史事件?(很显然,学生对有些名字虽不熟悉如“令计划“但根据初中知识能够说出这些名字背后的历史事件。)(2)提问:这组名字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比较容易能答出名字能反映时代的变迁。)这组名字恰恰反映了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艰难探索的历史,那么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进行艰难探索的呢?2、讲授新课探究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过渡时期的探索(1949年—1956年)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1)核心;提问:

7、阅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教材p91)思考其核心内容?(学生通过提炼关键词不难答出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2)特点:问题延伸:通过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可以看出其突出特点是什么?(教师给出必要的提示,工业化也就是发展生产力,三大改造就是变革生产关系。这样学生就不难答出其特点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统一。)(3实质;问题深化: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什么?(教师给出必要的提示,实质就是根本目的,学生就不难答出实质就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2、“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1)特点:提问:通过阅读“一

8、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学生很容易答出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问题延伸:我国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教师给出必要的提示,如重工业的地位以及中国当时面临的国际形势,学生就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2)成就及意义:提问:指导学生阅读“一五”计划成果图(教材p9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