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351209
大小:1002.50 KB
页数:79页
时间:2018-12-18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第1教案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2.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3.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1..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2.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教学方法探索方法,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2.由许多问题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引入本章。二、探索新知:自主探索、解决第2页“动脑筋”中的问题
2、,完成书中填空。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找出本题的答案。三、抽象:教师举例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交集思想)四、拓展:合作解决第4页“动脑筋”1.分组合作:每人先自己读题填空,然后与同组内同学交流。2.讨论交流,求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五、练习:P5练习题。六、小结:通过体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七、作业:第5页习题1.1A组。选作B组题。后记:第2教案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会用数轴确定解决。2.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作用
3、,逐步熟悉和掌握这一重要思想方法。3.培养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解决由两个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教学难点学生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教学方法合作交流,自己探究。教学过程一、做一做。1.分别解不等式x+4>3。。2.将1中各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3.说一说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什么?4.讨论交流,怎样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新课1.解不等式组的概念。2.例1:解不等式组:教师讲解,提醒学生注意防止出现符号错误和运算错误。注意“<”和“”在数轴表示时的差别。3.例2:解不等式组:学生解出不等式(1)、(2)。并把解集表示在同一数轴上。讨论:本不等式组的解
4、集是什么?4.例3:解不等式组:解出不等式(1)、(2)。并把解集表示在同一数轴上。讨论:本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什么?(空集)说明:本题可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或“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是空集”。简单介绍“空集”。5.思考:(1)说出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①②③④(1)讨论(1)中有什么规律?一、练习:1.P8练习题。2.如果a>b,说说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①②③3.如果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a。那么a____3(填“>”“<”“≤”或“≥”)二、小结:说一说怎样解不等式组?三、作业:习题1.2A组题选作B组题。后记:第3教案1.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1)执行时间:月日教学
5、目标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问题。2.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最优化理论。3.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学重点分析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教学难点1.找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不等式组。2.有条理的表达思考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出示问题:某公园售出一次性使用门票,每张10元。为吸引更多游客,新近推出购买“个人年票”的售票方法。年票分A、B两类。A类年票每张100元,持票者每次进入公园无需再购买门票。B类年票每张50元,持票者进入公园时需再购买每次2元的门票。你能知道
6、某游客一年中进入该公园至少超过多少次,购买A类年票最合算吗?二、建立模型:1.分析题意回答:①游客购买门票,有几种选取择方式?②设某游客选取择了某种门票,一年进入该公园x次,门票支出是多少?③买A类年票最合算,应满足什么关系?2.讨论交流,列出不等式组。3.解不等式组,说出问题的答案。三、应用:学生讨论、交流。1.什么情况下,购买每次10元的门票最合算。2.什么情况下,购买B类年票最合算?学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且考虑问题要全面。四、练习:某校安排寄宿时,如果每项间宿舍住7人,那么有1间虽有人住,但没住满。如果每间宿舍住4人,那么有100名学生住不下。
7、问该校有多少寄宿生?有多少间宿舍?(提示学生找到本题中的两个不等关系。学生人数,宿舍间数都为整数。解本题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一、小结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什么?(讨论、交流,指名回答)二、作业。习题1.3A组第1题。后记:第4教案1.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2)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坚韧不拨的意志。教学重点1.根据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2.信息量大的问题中信息的把握。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