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案 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案 人民版必修2

ID:29313906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8

高中历史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案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案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案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案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案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3.2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案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2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案(人民版必修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认识这次全会作出的有关改革开放的决策,认识这次全会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意义。了解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认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史实,认识对外开放的历史作用。2.过程与方法:搜集整理改革开放初期十年间我国农村改革、城市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史料。通过社会调查,学习认识改革开放初期十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成就。3.情感

2、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重大决策和历史意义,充分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艰巨性和必要性。通过感受改革开放初期十年间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和成就,加深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性认识,强化对党的领导的信念和社会主义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及意义,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意义,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方法】通过影像资料再现历史;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境,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教学时间】2010年5月13日 【教学过程

3、】导入:播放背景音乐《春天的故事》,出示邓小平的画面,引导学生回忆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功伟绩导入新课。新课讲授:一、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出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资料片,并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资料片:全会有哪些重大决策?为什么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十一届三中全会首先解决好思想路线,在全会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是“重新确立”?)(2)政治路线,“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全会上果断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

4、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通过表格来引导学生分析党的工作重心的三次转移。)l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 景内 容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第二次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第三次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3)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4)伟大决策:改革开放。以上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5、重要的决策。讨论分析第二个问题,全会为什么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一次历史性转折?教师概括如下:(1)两个转折:①工作重心转移:从“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中心;②体制转变。(2)三个标志:①新道路——开辟了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②新时期——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③新领导——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含义: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前提),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内容),

6、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本目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原因:【合作研究】思考一: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出示材料: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主要改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材料中所说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指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必修二主要学习的是经济史,所以我们下

7、面主要学习是经济体制的改革。思考二:这场改革为什么会从农村开始?出示材料:材料一: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缺乏内在激励机制。    材料二:到1978年还有2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下降,每投入百元资金的纯收入,1956年为2.78元,1978年下降为1.85元。材料三: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材料四: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凤阳花鼓词引导学生分析后,然后总结:首先改革前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农民没有经营自主权,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发展缓慢。其次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占人口总数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稳定。还有农村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