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255965
大小:14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8
《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猴子种树》教学设计 语文s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猴子种树教学设计1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了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一味听别人意见不断改种果树,拔了梨树种杏树,拔了杏树种桃树,拔了桃树种樱桃树,到头来什么树也没种成的故事。教育小朋友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不要盲目地听从别人的话。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是通过小组合作,采取学生互动的形式,每个孩子在主动参与排演短剧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增强语言感悟
2、能力。通过阅读体会,探究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从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没有足够的耐心,急于求成是什么事也办不成的。 【重点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寓意。 【教具准备】 课件、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来学《猴子种树》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习“猴”,认记“猴
3、”字。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老师在题目旁打上小问号。 4观看有关的课件(挂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来,借助拼音读几遍,遇到不会拼读的,请教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去掉拼音认读和“开火车”认读,注意一些易错的字的读音。 3四人小组互读课文,相互学习,相互正音。 三指导朗读,感悟内容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过渡:猴子这么想吃梨子,劳动又很积极,照理说它能吃到自己
4、种的果子吗?但后来吃到了吗? (二)学习第9自然段 1猴子种成了果树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学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需要问一问呢? 3对呀,猴子怎么会什么树也没种成呢?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过渡:那么猴子一共改种了几次呢?都改种了哪些果树呢? (三) 学习2~8自然段 1指导学习第一次改种果树。(2、3自然段) (1) 指名读2、3自然段,边听边想这两段话讲了些什么事?。 (2) 当梨树成活的时候,乌鸦对猴子说了些什么?你能理解猴子说的话吗? a理解
5、“农谚”。(农民在长期劳动中积累的经验) 谁来说说“梨五杏四”是什么意思?(梨树需要五年成熟,杏树需要四年成熟。) b 朗读乌鸦说的话,指导读出语气。 (3)猴子听了又是怎么想的?从它的想法中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有感情地朗读乌鸦说的话和猴子想的话。 过渡:刚才我们按“朗读课文,了解意思——细读对话,理解农谚——感情朗读,体会意境”的顺序学习了猴子第一次种果树的前因后果。下面请你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一学猴子第二次改种果树,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寻找小伙伴一起学,看谁学得快、学得好! 2学生自学4~8
6、自然段。 (1)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你喜欢读麻雀说的话还是杜鹃说的话?你读懂了什么问题?哪个小组来说说是怎样读懂的? (4)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这是个怎样的猴子。(5)谁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四汇报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二分角色朗读,深入感悟 1先自由朗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出语气。 2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最好。 3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做小
7、老师,认真听,然后评一评谁读得最好,说说为什么。(特别是对话,应该怎么读?请想一想,再用不同的语气分别读一读。指名分角色读——师生合作读——分角色演一演。) 4背诵你最喜欢的句子。 三总结全文,激发想象 1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 2为什么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你从中明白了哪些道理? 3这只猴子做事没有耐心,巴不得今天种下果树,明天就能吃到果子,所以才听了别人的话,拔了种,种了又拔,结果什么树也没种成。如果这时你在猴子身边,会对它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 四指导写字 1复习
8、生字词。 2写“拔、掉、杜、肥、短、将、鸦、梨”8个字。先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的位置,然后再指导书写。 3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写法的。 4运用已学过的会写字组词、造句。 5把你喜欢的词语采摘到你的词语花篮里。 五课程作业 1读课后第2题,用“耐心”写一句话。 2学习了本课,你知道了哪些农事谚语?请写下来。 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