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 岳麓版必修3

ID:29100369

大小:6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 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4课《宋明理学》学案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课宋明理学【考点解读】考点: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解读:程颢、程颐是北宋理学的主要代表,南宋朱熹继承了“二程”的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核心主张是“理"或“天理”,故他们的思想统称“程朱理学”。南宋陆九渊和明中期王守仁又提出“心即理也”的主张,使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理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又产生了消

2、极影响。【知识梳理】一、兴起原因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出现危机。2.唐宋时期,“”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3.唐宋儒家学者为重兴儒学,不断思考、探索,弘扬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思想,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二、形成:北宋儒学家把关于、的深层思考与传统儒学对的关怀联系起来,逐渐确立一套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三、发展过程1.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北宋程颐和程颢起突出作用;南宋是集大成者。(2)主张:①“理”是世界的本原;求理方法是“”。②当个人私欲与准则冲突时,要“,”。

3、(3)发展: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哲学;元朝曾将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的内容;明初确定理学在思想界的地位。2.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南宋的陆九渊和明中期的王守仁。(2)主要主张:①“”是世界的本原。②求理方法分别是“”和“”。四、评价1.历史地位:理学是宋明时期的。2.影响(1)积极:重视力量,注重、等;讲求、和,强调人的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2)消极:强调和的永恒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重点突破】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点突破提示:关键词分析法(1)“格物致知”: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

4、本原是“物”,但这个“物”却是主观的“事”,说明其属于客观唯心主义。(2)“心即理”:说明陆王心学同属于理学的范畴,但其认为“心”而不是“事”是事物的本原,这说明其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突破归纳】1.相同点(1)思想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2)思想主张:都强调意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3)根本目的: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从而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4)地位和影响: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不同点(1)宇宙构成: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

5、“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2)道德主张:理学主张人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人应通过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总之,宋明儒学从理学到心学的发展,体现了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心学的提出,表明了儒家思想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转变。儒学的发展也反映出儒学在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有益成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典例探究】1.(2012·全国课标卷·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

6、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解析】选D。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可知,D项正确;ABC项都对题干的曲解,故排除。2.(2012高考历史海南卷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B.孟子的仁政思想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D.道家顺应自然

7、的思想【答案】:A【解析】:浓缩题中材料信息,“天生万物,生即仁”,即选A项;BCD三项在题中材料没有体现。3.(2011年广东卷文综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备考指导】宋明理学是高考考查的高频考点,在近三年的高考中多次涉及,考查角度既有创立新情境的材料型选择题,也有单纯的叙述题。复习时注

8、意以下角度:1.知识角度(1)比较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和汉代儒学的异同,理解宋明理学的基本内涵;理解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2)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认识两者的不同点和本质的相同点。2.热点角度:分析宋明理学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影响,注意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影响。3.批判继承:宋明理学是中国传统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