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训练14 生物技术实践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训练14 生物技术实践

ID:29057793

大小:2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6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训练14 生物技术实践_第1页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训练14 生物技术实践_第2页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训练14 生物技术实践_第3页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训练14 生物技术实践_第4页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训练14 生物技术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训练14 生物技术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突破练14 生物技术实践1.(2017河北衡水三调,37)为研究“某品牌酸奶中乳酸菌数量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的细菌培养基除了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应加入适量的      和琼脂。在培养基各成分溶化与灭菌之间,要进行的操作是      。 (2)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1中过程①②③所示的方法为         。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后,所得数据需要乘以10n后,才可表示乳酸菌的数量(单位:个/mL),这里的n=     。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

2、皿,原因是                          。 (3)为了检测乳酸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有A、B、C三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抗生素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菌对抗生素A   (填“敏感”或“不敏感”);含抗生素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抗生素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           。 答案(1)维生素 调pH (2)稀释涂布平板法 6 分别计数3次,取

3、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敏感 抗生素C的耐药菌解析(1)配制的乳酸菌的培养基除了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应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琼脂。培养基的制作过程: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在溶化和灭菌之间要进行调pH的操作。(2)图中过程①②是梯度稀释,过程③是涂布平板,故过程①②③所示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分别计数3次,取平均值,这样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由图可知,该样品是10mL,然后经过①过程稀释了10倍,又经过四次②过程继续稀释了四次10倍,总共被稀释了100000倍

4、,故最后计算该样本菌落数后,需要×100000倍÷÷10=106,所以n=6。(3)在抗药性检测过程中,如果在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抗生素A可抑制该细菌,该细菌对抗生素A敏感;含抗生素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抗生素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C的耐药菌。2.(2017山东烟台一模,37)某实验小组欲从被豆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脂肪的菌株。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为避免培养基被污染

5、,需将培养皿呈     状态放置。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       处理。为了排除培养基被污染,需设置接种等量      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3)为了筛选出菌株,可将适量的        试剂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洗去浮色后,如果菌落周围出现        ,则说明此种菌能够分泌脂肪酶。 (4)纯化菌种时,为了对活菌计数,常采用         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上。 答案(1)豆油(或脂肪) 选择 (2)倒置 梯度稀释(或系列稀释) 无菌水 (3)苏丹Ⅲ(或苏丹Ⅳ) 透明圈 (4)稀释涂布平板3.(2017河南安阳一模,23)下图

6、表示研究者从土壤中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并计数的相关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过程①和②的目的分别是     和               ;图中弧线箭头上“?”的具体操作是       。 (2)进行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倒平板时,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应将平板倒过来放置,并用记号笔在皿底上标明培养的微生物名称、平板上培养样品的稀释度、制作者姓名、培养日期及培养基种类等信息。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一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 (3)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培养

7、后,若出现   色,说明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4)在实验中,研究者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菌落数目,并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                         。 答案(1)选择培养 增加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 挑出菌落 (2)先调节pH,后灭菌 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3)酚红指示剂 红 (4)因培养时间不足导致遗漏细菌数目解析(1)结合实验目的分析图解可知,①过程是从土壤中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目的是选择培养,②过程是扩大培养,目的是增加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图中弧线箭头上“?”的具体操作是挑出菌落。(2)进行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