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

ID:28801429

大小:367.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14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_第1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_第2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_第3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_第4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1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1

2、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政治上: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疯狂反扑。(2)军事上:1918年,苏俄进入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3)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确保战争的胜利。3.内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加速实行工业国有化,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商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所有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分配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不劳动者不得食”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5.评价(1)积极:它是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所采取的非常措施,保证了前线的胜利,对巩固新生

3、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消极: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起广大农民的严重不满,影响到工人的生产和生活,经济危机发展为严重的政治危机。[轻巧识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提出: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3.内容(1)农业: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工业①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②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政府以租借和租让的形式让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经营。③允许开办私人小企业。(3)商业:实行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经济。(4)

4、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实行工资级别制。4.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影响(1)国民经济逐渐恢复。(2)国内政局渐趋稳定。(3)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易误辨析]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三、“斯大林模式”1.历史背景(1)苏联成立:1922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组成苏联。(2)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

5、:1924年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3)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2.建立途径(1)社会主义工业化①提出:1925年底,联共(布)十四大。②特点:优先高速发展重工业。③结果: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基本实现工业化。(2)农业集体化运动①背景: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量日益增多。②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③实施:从1929年起,开始全盘集体化运动;到1937年,基本完成。④结果:苏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3.特点(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以行政命令手段管理经济。

6、(3)实行计划经济,否定市场经济。4.评价(1)积极①国家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②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③为战胜德国法西斯提供了物质和人员保障。(2)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②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③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易误辨析]       辩证地看待“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种探索和创新。但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

7、式,不适合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教材补遗]__一、苏俄第一次星期六义务劳动1919年春,苏维埃政权处在危急关头。后方的工人积极响应党和列宁的号召,加紧工作支援前线。4月12日这一天是星期六,莫斯科—喀山铁路莫斯科编组车站机车库的13名共产党员和另外2名工人经过一夜义务劳动,修复了3台机车。消息传开后产生了巨大反响。继布尔什维克党员之后,非党员、各地工人也纷纷用星期六义务劳动来支援前线。二、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增大)。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

8、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1.内容: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2.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在社会主义之外。3.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