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475168
大小:5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0
《论情感教育视域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情感教育视域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培养具有狭隘民族主义的人,而应培养能够屹立于世界的现代中国人:人格独立、自尊自信,却不自大自狂,有允许批评的风度、直面缺点的勇气、不断进取的信心,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任何一个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里,爱国主义都被看作是一项首要的公民美德。”[1]爱国主义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需要通过教育激发的情感和能力。当前,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成果有不少,但从情感教育视角切入的还不多。本文立足于情感教育的视角,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诸多困境。第一,全球化时代带來了理性与情感、个人权
2、利与国家利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张力等诸多矛盾。朱小蔓教授指出,“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引发的价值冲突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严峻挑战”[2]。如何协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困扰当代青少年的重要伦理问题之一。小学生会问:中国人代表外国乒乓球队打中国队,他们这是不爱国吗?中学生会问:如果国货质量不好,我为了爱国买国货,那不是一种纵容吗?对此,很多教师无言以对,因为他们也说不明白。第二,爱国主义教育屮缺失理性情感。在直接的爱国主义教育中,缺少恰当巧妙的方法,思维方式简单而两极化,加之中华民族百年苦难战争的民族情绪占据重要地位,导致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多是情绪化的反映,易产生悲情和愤怒,而缺少知识基
3、础和理性分析。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对屈辱的历史感到愤怒,然而仅有情绪上的反映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更加全谢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就需要从情感培育入手探索更适合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策略。一、基础性情感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前提情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石,人的情感具有原发性和基础性,因此可以从培育人的良好情感入手,培育爱国主义情感。现代社会的民族国家都是想象的共同体,需要坚实、深刻的理由,冰能在人们之间形成强有力的情感联结。情感有助于让我们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有助于建立同情性理解,情感为人提供做出正确行动的动力。情感与人的生存发展的关系是多方面的,人的情绪机制参与人的对象化活动的一切领域和
4、全部过程。无论是婴幼儿还是成人,情绪情感机制都能够最先接收道德信息。当我们把活动概念作力伞部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时,情感教育显然是一个辐射教育活动全域、全程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3]它既不与德智体美劳诸育屮的某一育相对应,也不是五育之外的单独一育,而是作为教育意识、教育思想渗透于诸育之中,发挥黏合剂的作用,使原有的相互分割的诸育实现功能性的统一。颇多的基础性情感与人的品德形成具有密切联系,对爱国主义具有支撑性作用。20世纪初,俄罗斯哲学家索洛维约夫对原始部落进行文化人类学考察,发现原始人有羞耻、怜悯、敬畏等三种基本情感,并称它们为道德的原始材料。[4]这三种原发性的情感是道德情感中最为核心和
5、基础的部分。除此之外,移情、分享、倾听、利他感、满足感、有力感、自尊感、友谊、正义感等情感,有些本身就是道德情感,有些对于品德形成具有积极的支持作用。这些情感是品德形成的内在基础,良好的品德都是在健康的情感基础上生长出来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珍视人的情感,引导它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以尊严感为例,尊严感与自我意识发展息息相关。尊严是个人对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的自我意识。谈到尊严感,就不可避免地会谈到羞愧感。自我感以尊严感为正向内容,以羞愧感为负向内容。在我国的社会关系格局中,如果个体在伦理关系中有一定的位置,个体就会感到有尊严,就会受到伦理格局的制约,遵守伦理规则。反之,就有可能肆无忌惮、为所
6、欲为,不尊重自己和他人,而没有尊严感的个人是不足取的。另外,从知觉主体来划分,尊严感可以分为:个人尊严感一一与自我感、权利观念密切相关;他人的尊严一一与正义感紧密相连;国家的尊严一一涉及到个人的爱国情感等。尊严与个人美德相关,具有相对个体性,是个体宽容的底线。尊严同时受到社会文化、法律、个人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个人的尊严与社会、他人、公共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每个公民都应该过有尊严的公共生活,在行为上表现出公共生活的基础性品德一一尊重。二、根据认知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源自于血缘和地缘,同时也需要理性的支撑,例如对本国历史的明晰掌握,从而实现本能情感的理性化。义务教
7、育阶段,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认知发展和道德推理发展的?律,引导学生学习关于国家的知识并进行爱国主义实践,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如果把爱国主义当作一种道德学习,那么就不仅需要坚实的历史知识作为基础,更需要缄默知识、实践性知识和道德实践。魏尔等人研宂了二百多名四五岁至十四五岁的儿童关于祖国及其与他国关系的相关观念的发展,研究表明:四五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对家庭、本族语言、生长的地方十分敏感,对国籍、公民、理想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