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245145
大小:67.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08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关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关常识核心提示:第一章职业技能鉴定概述一、定义: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种特殊的考试形式,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第一章职业技能鉴定概述一、定义: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种特殊的考试形式,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通过鉴定合格后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其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
2、 主要包括:初、中、高级技术等级考核和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考评。二、基本要素: 职业技能鉴定的基本要素是鉴定的标准、鉴定机构、命题、考务、考评人员、鉴定对象和鉴定方法。第一节我国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历史 我国现行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是在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建国以来,我国工人考核制度为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需要,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并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变化,逐步发展和演变成为今天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其发展历史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的初创 -页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关常识核心提示:第一章职业技
3、能鉴定概述一、定义: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种特殊的考试形式,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第一章职业技能鉴定概述一、定义: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种特殊的考试形式,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者通过鉴定合格后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其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 主要包括:初、中、高级技术等级考核和技师、高
4、级技师资格考评。二、基本要素: 职业技能鉴定的基本要素是鉴定的标准、鉴定机构、命题、考务、考评人员、鉴定对象和鉴定方法。第一节我国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历史 我国现行的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是在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建国以来,我国工人考核制度为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需要,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并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变化,逐步发展和演变成为今天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其发展历史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的初创 -页脚---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开始,就高度重视职工队伍,特别是技术工人
5、队伍的建设。刚刚组建起来的政府劳动部门在解决失业问题的同时,大力开展职工就业转业培训和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当时劳动部门举办的很多职工就业转业训练班,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技工学校和企业培训中心,学徒制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劳动部门在着手建立新型的工资分配制度的同时,特别注重建立与工资分配制度相适应的、反映生产特点和劳动复杂程度的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而学徒工的转正等级考核,可以说是这个考核制度的雏形。 1956年6月16日,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搣为了使工人的工资等级更加合理,各产业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修改工人技术
6、等级标准,严格地按照技术等级标准进行考工定级,使升级成为一种正常的制度攠。实行考工升级制度,对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工作,促进工人学习钻研技术和调动工人生产劳动积极性起到了积极作用,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技术革新能手和能工巧匠,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骨干。 搣文革攠期间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工作受到当时极搣左攠思潮影响,未能得到很好的推行。这一时期曾中断了考工升级制度,同时技工培训事业也受到破坏,挫伤了工人学习积极性,造成了企业工人技术素质下降。这种状况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后,才开始从根本上得到扭转。第二阶段工人考核制度的恢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7、以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为了尽快适应生产技术发展,1979年,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发出《关于进一步搞好技工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迅速提高在职工人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恢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提到了议事日程。1983年,原劳动人事部颁发了《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暂行条例》(劳人培[1983]46号),这个文件在全面总结建国以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工作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工人培训和考核做出制度性规定,对考核种类、方法、组织领导等方面都做出了规定,恢复了考工升级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