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吴文化”优势,发展苏剧

依托“吴文化”优势,发展苏剧

ID:28241824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9

依托“吴文化”优势,发展苏剧_第1页
依托“吴文化”优势,发展苏剧_第2页
依托“吴文化”优势,发展苏剧_第3页
依托“吴文化”优势,发展苏剧_第4页
资源描述:

《依托“吴文化”优势,发展苏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依托“吴文化”优势,发展苏剧【摘要】作为一种地方艺术文化形态,苏剧完美地融入了戏曲、曲艺的音乐元素和唱腔。吴文化作为吴地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其为苏剧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基于此,文章从吴文化这个宏观的视角出发,谈谈如何依托“吴文化”优势,发展苏剧,以资参考。【关键词】吴文化视角;苏剧;发展屮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060-01苏剧,是苏南浙北(即吴地)一带的传统曲艺形式,它以传统的曲艺唱腔为“种子”,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幻化出了一种独特的戏曲形态。在全民倡导弘扬中华传统优秀

2、文化的环境背景下,冇关部门应加大对苏剧发展的研究力度,不断创新,以充分发挥出吴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力,依托“吴文化”优势,进一步推动苏剧的发展。一、以文化思考推动音乐改革一个好的戏曲剧种总是蕴含着令人感动的信息,其不仅仅在于戏曲形式的精炼,更多的是对于曲目自身对于曲词意境的选择。苏剧最终是需要演唱与表演的艺术,词章的语言与曲作的旋律,有赖于演唱屮的声腔体现,只有当它赋予了声情的美,它才能真正传达出听觉的美感。苏剧中的声,是一种艺术化、规范化的艺术语言,它是演唱者运用演唱技巧所发出的。作为一名苏剧演员,只有根据苏剧所代表的吴文化内涵,锻炼自己的声音,驾驭它,才

3、能实现“以声促情、以情带声”的目的。情,在整个表演活动中发挥着导向性作用,其是依托于思想感情指导气息发生运动,从而产生能够传递情意的声音。当然,苏剧在推动咅乐改革的过程屮不能脱离吴文化的本质特征,包括:和谐性。吴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厚德载物,从远古的泰伯到近代的华西村,吴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无时不刻都在体现着尚德和谐的理念。开放性。吴文化的文化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环境,它的发展是通过不断汲取异质优秀文化实现的。务实性。吴文化所处地域工商业的发展,一度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同时也孕育出了吴文化特有的经世致用的实干思想。学理性。吴文化底蕴深厚,这与吴地崇文重教的风尚是离不开的。对

4、于苏剧演员等来说,他们必须要深入研宄由苏南地区文化氛围所衍生出来的吴文化,培养自身的艺术气质,才能更好地发挥情感的导14性作用,为观众带来极具文化特色的苏剧。二、以文化底蕴引领人才成长改革开放后,苏剧培养了几代演员,目前这些老艺术家们已经相继退出了演艺舞台。如何传承他们宝贵的艺术财富,更好地调动当代苏剧演员的积极性,是我们值得重视的问题。新时期下,我们可以借助吴文化所拥有的发展活力,把老艺术家们数十年的舞台艺术资料和艺术成果融入到文化体系屮,长期保存起来。首先,有关部门就可以鼓励当代青年苏剧演员树立起勤学敬业的精祌和超越自我的勇气,让老艺术家们的技艺能够在新一代青年演

5、员中得以延续,并逐步打造一支足以撑起苏剧剧种的名演员团队。此外,在学校方面,也要发挥自身培育人才的教育功能,明确学科培养方向,集中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办好苏剧班,引领苏剧表演队伍向前发展。三、以文化精神引领苏剧前行作为一个戏与曲的融合体,苏剧长期扎根民间,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传播着极具民族特色的戏剧文化。可以说,苏剧有着极其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在经过数十年的历史洗礼和锤炼后,苏剧己成为了民族戏剧文化的重要财富。吴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植根于民族文化本身而存在的,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尽管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下,吴地一带的人民在生活习惯、民族文化以及语言

6、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K剧和吴文化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其次,苏剧仍旧保持着原生态。至今为止,吴地人民仍然保留着原始的古朴民风,他们崇拜自然,同时也有部分人有着自己的宗族信仰。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苏剧延续着吴文化特冇的文化特色,并将这些文化特色融入音乐之中。第13届屮国戏剧节上,一首《柳如是》以其雅致清新的戏曲风格把“苏剧”这一形式全面展示出来,在王芳的领街主演下,《柳如是》震撼了无数人,“苏剧”所代表的吴文化也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四、结语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艺术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而苏剧作为吴地一带文化发展催化下衍生出来的产物,其在社会的不

7、断发展与变迁中,也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就吴文化的宏观视角出发,展开对苏剧发展的研究,以依托“吴文化”的优势,推动苏剧向前发展,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刘正武.吴文化传统及文化现代化[J].江南论坛,2012(05).[2]弓卫红.剧创新对地方戏曲发展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1(05).[3]严艺祥.地方戏曲如何化解生存危机——江苏地方戏曲发展情况调研[J].群众,2013(01).作者简介:李红蕾(1982-),女,汉,江苏丹阳人,本科,讲师,研宄方向:苏剧,单位名称: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基金项冃: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