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021019
大小:24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07
《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实施方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业二:会计电算化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2.1需求论证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职业范围涉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类岗位以及与之相关的仓管、统计等岗位。全国工商联、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组织的“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11年7月对全国的私营企业进行了第6次抽样调查,全国私营企业已达到344万户,而2010年上半年,全国私营企业为300万户,同比增长近15%,增加40多万户。全国私营企业每年至少增加30万户,按每个企业配置1-2名会计人员计算,单是私营企业每年就需要增加4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菏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一
2、直处于极为旺盛的状态。在全市各县区的招聘职位需求排行榜上,财会类初级专业技能型人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旺盛的市场需求,为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1.1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行业背景所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只要有经济活动,就要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接收单位。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类行政、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也因此产生了新的变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
3、存、求发展,人才是关键。企业对其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要求愈来愈高,其中对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更是如饥似渴。如今人才市场、各用人单位招聘会计人员时,均将会计电算化技能作为一项必备条件。所有这些都表明,我国会计工作已不再是手工环境下的简单核算,它必须将现代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并对经济管理实施预测、分析、控制和决策。因此,企业对既懂会计专业知识又懂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旺。2.1.2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社会需求会计职业是一个非常讲究实际经验和专业技巧的职业,是随经验累积而不断体现出自身
4、价值的职业,也一直是人才市场上供需两旺的热门职业。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人才特别是实用型初、中级会计人才是经济建设最急需的人才之一,是各类企事业单位不可或缺的专门性人才。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中小企业及基层金融机构上,尤其是初级会计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上,中心点在于账务处理能力及财务工作经验,即面向中小型企业及基层金融机构,培养能够熟练胜任会计核算工作要求的会计人才。菏泽市“十二五”-页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GDP达到2500亿元,年均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超过200亿元,年均增长20%
5、;经济总量达到山东省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在鲁苏豫皖交界地区初步形成具有较大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煤电化工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和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全市把加快工业化进程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和推动经济发展、改变欠发达经济面貌的重中之重。在宏观政策面的助推下,菏泽市中小企业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在经济构成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技能型财务人员,这为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菏泽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岗位群有以下几种:企业的出纳、会计、成本核算、
6、仓库管理、工资核算、资产核算及基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小微企业的会计主管;各行业的统计人员;事业和行政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金融行业的出纳、会计人员。这些岗位均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动手能力、执着的敬业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此,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定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校企合作为途径,面向菏泽市中小微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够胜任初级会计岗位群的技能型人才。2.1.3现有基础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在原财务会计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财务会计专业成立于1975年,为适应经济发展和电算化会计
7、工作的需要,2003年,将传统的财务会计专业与计算机应用紧密结合,融入电算化会计的内容,改造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培养了优秀的师资队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训设施,会计电算化专业发展成为山东省骨干示范专业。学校推行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拥有一支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在37名专任专业课教师中,高级讲师18名,讲师10名,“双师型”教师32名,双师型教师比例为86.5%,注册会计师1名,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6名。学校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逐步完善了
8、听评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学生成绩评价制度、技能教学质量考评体系、质量评价与质量指标(考证通过率指标)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构建了以“岗位技能”为核心,基于工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