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86187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设计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九年级化学实验课堂教学设计居仁中学肖梅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方式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探究性实验的剖析、实验教学的主要原则,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剖析;原则;分组、探究性、渐进性、灵活性。创设情景、探究内容和容量、有效指导、整合。 实验教学是实施化学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化学实验——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
2、操作过程,以便日后独立进行实验时能使用或容易学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因此,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化学实验所创设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能迅速诱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动力,帮助内化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同时启迪学生思维,体验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化学实验改革是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站在新一轮教育改革前沿的一线教师,我积极溶入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之中。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对探究性实验的剖析1.从实验目的上看:探究性实验既重视规律的验证,实验技能的培训,
3、又强调让学生通过实验在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上获得感性体会。 2.从探究性实验的内容和形式上看:化学探究性实验内容的选定一般有两个渠道:第一,可以将书本的一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改变为具有可探究性的学生实验;可以将书本上的具有可延伸的知识点或某一领域的学习内容推向深处。这种途径的选题,最能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甚至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发展。第二,也可以选用书本以外的与人类自身紧密相联的问题等等。 3.从教学模式上看:探究性实验开放性比较大,实验的设计、数据分析以及实验结果评价等都离不开学生自己。探究性实验教学一
4、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展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特点,既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又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二、实验教学的主要原则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1、探究性原则:立足于学生的现时发展和终身学习而倡导探究实验,是新课程实验教学的本质价值取向。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实验探究活动上,在积极、主动的实验探究活动中,形成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受到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2、渐进性原则:学生刚开始做实验进行探究很茫然,教学中实验教学设
5、计应循序渐进、有计划地进行。如第一次做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时,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好能起引路作用的问题链,通过提问点拨,使学生进入有效探究状态并顺利完成探究报告。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老师逐渐放手。3、灵活性原则:新教材中增添了大量新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为克服不利的实验条件,教学中我采取灵活度高、针对性强的教学策略。对重要的实验,如O2的制取和性质,尽最大努力在实验室进行,使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对其他的探究实验,则采取在教室由学生自带实验替代品分组试验或学生代表上讲台操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而对探究过程中的关键几个环节:
6、发现问题,大胆猜测;设计方案,实验验证;解释结论,质疑反思;评价交流,新的发现,则根据实验内容不同,有针对性的让学生重点探究。如在Fe生锈的探究实验中重点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验证环节。 三、实验教学中几点体会: 1、创设新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 根据教学内容用实验故事或创设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景等,诱发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兴趣。当学生有了想亲自探究实验现象的原因或规律的兴趣时,教师的课已成功了一半。如在《生活中常见的盐》中,以《三国演义》中哑泉和药泉的故事引入,立即激起强烈的探究欲望。又如在《二氧化碳
7、的性质》的教学中,我先展示一瓶饮料向学生质疑:你怎能确定其中溶有二氧化碳呢?学生顿时兴趣高涨,讨论设计方案并动手实验证明。接着我又发问:由饮料你还能想到什么?分析得出:既然饮料中可逸出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如何用实验证明?学生用了很多方法,如探究对比实验:取两瓶内盛等量水的塑料瓶,一个中充入二氧化碳,一个中是空气,充分振荡,观察两瓶中的现象,从而得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这时我又问:为什么一些饮料商标上写碳酸饮料而不写二氧化碳饮料?”很自然激起又一轮探究高潮。 2、选择探究内容和容量,确保探究的有效性。 在目前班
8、额比较大,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时间内,保证探究的时间,保证学生思考的充分展开和深入,保证学生充分表达、师生充分交流,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基础,选择探究重点和容量,确保探究的有效性。否则即使激起了探究活动,也难于展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