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36940
大小:49.1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7
《wo工业化与城市化:沿海三大区域模式及其演化机理分析rd》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业化与城市化:沿海三大区域模式及其演化机理分析赵伟【专题名称】区域与城市经济【专题号】F107【复印期号】2010年02期【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09年11期第74~81页【英文标题】IndustrializationandUrbanization:AnAnalysisoftheModelandEvolutionMechanismoftheThreeMajorCostalRegions【作者简介】赵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CRPE首席教授,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区域/空间经济学,浙江 杭州 3100
2、07【内容提要】城市化既是工业化的重要内涵,也是工业化的直接外延,审视区域城市化,工业化是个最佳切入点。关于中国城市化模式的争论,实际上涉及两大论题,分别为关于农民进城的制度安排和关于不同规模城市的结构安排。中国沿海三大区域城市化现实模式各异,其差异主要围绕城市规模结构而生,模式形成的原因在于区域工业化资本来源及其流动方式有别。珠三角工业化靠外资“投资下乡”,长三角靠民资“投资进城”,环渤海则取“公有资本大城市化”的路径,由此引出三种不同的工业化区域范式,三种工业化区域范式引出三种不同的城市化路径模式。【关键词】工业化/城市化/区域模式/演化机理 中图分类号:
3、F061.5;F12;F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0246(2009)11-0074-08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最近3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与工业化快速推进的直接结果是城市化浪潮的持续升温,各种迹象表明,目前城市化业已进入高潮期,反映城市化基本进程的城市化率一年高过一年,呈加速增长势头。城市化的这个势头与我国以往相比,算是创纪录的快了,但与一些后发型工业化国家相比,还不算太快。战后日本以及东亚NIES(新兴工业化经济)的经历表明,后发型国家在工业化完成与现代化高潮时段,城市化有可能出现跳跃式的推进。以日本为例,在1950到1955年短短10年时间,
4、城市化率就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37.5%猛增到56.3%。而在接下来的20年间,即1955年至1975年,又增加了近20个百分点,达到75.9%,由此最终完成城市化。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尤其是韩国和中国台湾省也有类似的经历。 城市化的加速正在引起各方的关注,其中政府部门期望借助城市化扩大内需、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由此对城市化的研究也在升温。由于城市化涉及人类居住与生活的多个侧面,关于城市化研究也吸引了多个学科。粗略浏览一下国内外关于这个论题的文献,仅城市化概念的界定就有多个,涉及的学科很多。在城市规划学以及管理当局那里,城市化被解释为
5、某种“二重”的变化过程;权威的美国《世界城市》一书,将城市化解释为“一个过程”,认为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的运动,并在都市中从事非农业工作;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第一方面强调人口的密度和经济职能,第二方面强调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实质上这两方面是互动的;①中国建设部也有类似界定,认为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②。在人口统计学家那里,城市化大多被解释为单纯的人口空间集聚过程或人口由地域分散而集中的过程;
6、在“行为主义者”那里,城市化被解释为人类经济活动构成的变化或简单地称之为经济活动的“非农化”;在历史学家看来,城市化就等同于城市发展,等同于人类文明的发展;③社会学家更关注城市化模式与城市规模;地理学家则聚焦于经济活动空间的变化;在经济学中,城市化被解释为人类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近年走红的新经济地理学则将其与产业集聚命题联系在一起。 但无论哪个学科,谈及城市化论题似乎都难以回避另一个进程,这便是工业化。原因盖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城市化与工业化天然地联系在一起。历史地来看,城市化既是工业化的重要内涵,也是工业化的直接外延。说它是内涵,原因首先在于,没有工业化就没有
7、城市化;离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便失去方向,对工业化进程的评判便失去一个重要依据。事实上,要评判工业化进程,人口由乡村向城市的迁移、人类经济活动或就业的非农化,本身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说它是工业化的外延,原因在于如下事实:一国工业化完成后很长一段时间,城市化还会继续推进,城市化实际上是工业化的延续与扩展。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工业化接近完成、城市化正在进入高潮的国家而言,考察与审视城市化,工业化当是个最佳切入点。本文的宗旨,就在于从工业化外延角度切入,在审视工业化区域进程的基础上来考察与之伴生的城市化区域进程,由此鉴别出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模式。 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