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29272
大小:77.8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7
《新课程-呼唤民族文化回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呼唤民族文化回归摘要:面对当前教育的功利化、文化关怀缺失、学生思想贫瘠等现状,本文强烈呼唤在新课程中,语文教育要回归民族文化,从以儒学为核心,继承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以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在语文教育中融区域文化于一炉;以文化关怀为归宿,用民族文化点亮学生的心灵;以熏陶教育为手段,高度关注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四个方面具体阐释了民族文化回归对当前语文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关键词:民族文化;儒学;文化关怀;人文教育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04-2我们处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过渡时期
2、,作为意识表象的教育,作为更具文化性质的语文学科,教师应该注重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人文素养润养学生,让学生在阅读民族文化作品中感悟,在民族文化的感悟中成长。因此,新课程呼唤民族文化的回归。现将笔者的相关思考简择如下:一、以儒学为核心,继承传统文化的道德精神儒学的启蒙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儒家最基本的精神不仅包括个人修养的提升、高尚情操的培养、责任意识的增强,也包含培养个人和家庭、社会的健康互动,这实际上是明确了个体和社会的辩证关系,无论他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最终都应把回报社会当作自己的人生归宿,这就是儒家所说的“济世致用”。
3、反观我们今天的应试倾向,实在让人忧心忡忡:没有道德基础的成绩选拔是否可以为社会所用?没有道德基础的社会能否得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与时下人们的精神境界并不成正比,这种矛盾已成为有识之士的深层焦虑。儒家传统作为我们民族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应该是新时代大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今天呼吁儒学文化的回归,就是为了改变民众从情感上疏离传统文化,从思想上拒斥儒学的现状,使儒学走到广大普通民众之间,使儒学成为人们皆学皆知的修身养性的精神血液。让儒家文化同现代生活碰撞出这个时代的道德规范应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们须有知其不可为仍亲力亲为
4、的魄力和勇气。在我们看来,要真正把儒学引进课堂,诸如读经、办书院之类的做法固然能起到一些作用,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儒学并喜欢传统文化:从情感上认同,在心理上体验,从而找到一个使儒学大众化并与时代融合的切实可行的办法,以保证儒学的教学变成学生学习的日常自觉。关注一下台湾《国学》中的做法,或许会得到有益的启不:《论语》“论刚毅”的“问题与讨论”:1.既然说“匹夫不可夺志”,但是,如果一个人在执行志向上有困难,是否仍然要不顾一切地坚持下去呢?2.试举出历史上三位够得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的人物。在启发学生汲取传
5、统文化中的营养的同时,教师又因势利导地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自然地接合起来;舍弃了生蚕活剥的背诵,摒弃了标准答案的束缚,让学生知道学习儒学在今天是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的意义并不是尘封在教科书里像个古董一样作摆设,而是和当今社会人的思想和意识进行激烈碰撞,从而激发出这个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学生的学习首先是要学如何做人以迗到崇高的境界。因此学校教育的“根”是为了培养道德至上的人才。新时代的语文教育应该担当这种“大学”的责任。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儒家文化的精髓从一开始创立就显示出强烈的批判精神,孟子的激辩
6、六国,就是很好的诠释。我们在传承儒家文化的教育过程中,就是要把它放到今天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时代意识中的困惑,遵循文化传统的发展脉络以寻求真正意义上人的人文启蒙。二、以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在语文教育中融区域文化于一炉世界经济一体化不可避免地造成外来文化的种种冲击,自改革开放以来,涌入我国的是麦当劳、影视大片、流行歌II国际名牌,这些快餐式的新奇流行文化,这种崇尚物欲消费的商业流行文化和我们的传统文化必然发生冲突,造成流行文化的粗鄙化。而时下的教育制度越来越走向市场制度,教育目标也越来越以市场为转移,这正是教育功利化的结果。如何
7、抵制这种思想的泛滥和蔓延,很多有识之士都在强化民族文化的教育功能上积极实践。民族文化暗含着对自己民族血脉的一种传承,有对自己母语回归的体认,这种情感和意识必须在教育的基础阶段使学生打上深刻的烙印。英国前任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不会成为有影响力的大国,首先他们没有可以推行世界的文化!令人痛心汗颜啊!我们要成为经济巨人,首先要成为文化巨人。回顾中国的人文历史,湖湘子弟“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率性,江西才俊“灿若群星,辉映神州”的群体意识,时至今日,都已成了“渔舟唱晚”和落日余晖。我们现在的教育为什么就失去了教育活力?清华、北大招进一
8、流学生却不能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流的毕业生,能招进几乎所有各省的“状元”,却很难培养出世界级的人才,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教育失去了该有的文化底蕴,是我们培养的学生仅有分数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