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州市荔湾区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治疗中联合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州市荔湾区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治疗中联合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摘要】:目的:收集调查近期广州市荔湾区山顶社区卫生服务站关于抗高血压类药物的处方,分析统计门诊患者的降压治疗中联合用药情况,对抗高血压类药物的联合用药是否合理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随机抽查2012年9月・2013年3月半年内650张门诊处方,对其中134张诊断为高血压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判断联合用药的合理性。结果:进行分析的134张处方中单一用药29张,占21.64%,二联用药64张,占47.77%,三联用药33张,占24.63%,四联以上用药8张,占5
2、.97%。其中二联用药处方占比例最大,而二联用药中,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ARB)联合β•受体阻断药(β・RB)的处方就有19张,占二联用药处方的29.69%,其次是钙拮抗药(CCB)联合血管紧张素I[受体拮抗药(ARB)的处方有17张,占28.12%,三联用药屮,钙拮抗药(CCB)+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断药(β-RB)的联合用药处方最多,占三联用药处方的45.45%。另外,复方制剂的使用也占了一定的比例,有3
3、9张处方有涉及到复方制剂,占29.11%。结论:规范化联合用药是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率的保障,对血压控制率最低的低危层患者应加强综合管理。药师要加强处方审核,以提高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的合理性。【关键词】:高血压用药;处方分析;联合用药;合理用药1前言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我国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全球发病率已高达31.3%,约有6.9亿人的生命健康正在遭受这种疾病的威胁。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涉及多种发病机理,,常与血脂异常、膜岛素抵抗、糖尿病、超体质量或肥胖等并
4、存,引起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损害,且与脑卒屮、冠心病、肾病等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⑴。血压控制达标是降压治疗策略的核心。由于高血压是多因素疾病,涉及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体液容量系统、细胞膜离子转运系统等参与其发生、发展,单一降压药物只能针对其中-•种机制进行调整,故疗效不佳。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半数甚至更多患者需两种或更多的药物才能达到目标血压⑴。大量研究表明,单一降压药物治疗达标者不到1/3。因此,对单一降压药物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压,或血压较高的中、重度高血压患者
5、,应联合应用降压药物。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ARB)、β■受体阻断药(β-RB)>利尿降压药(D)和复方制剂(F)。临床上多采用两种或多种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来提高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疗效且降低其不良反应。这就使得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才是根本。国内外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均提出了联合治疗的需要和价值,联合用药已成为血压控制达标的重要原则和基本策略。2资料与方法2.1资料来源2012年9月・2013年3月半年内广州市荔湾区
6、山顶社区卫生服务站关于抗高血压类药物的处方134例,联合两种或以上降压药物治疗其中男51例,女83例,年龄在35-92岁,平均年龄为65.8。还通过一些专业期刊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治疗指南,对高血压降压治疗中联合用药有初步认识并提出高血压联合用药的重要性,更好地指导高血压病人合理的联合用药2.2研究方法统计出含有降压药的处方数,计算所占比例;单用药和联合用药的处方数,计算所占比例;各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使用降压药的处方数及各自所占比例,分析其规律;统计联合用药中二联用药、三联用药、四联以上用药的处方数,抗高血压药物联
7、用情况并分析其是否合理。3结果3.1基本情况3.1.1降压药处方占总处方数的百分比本次调查的处方总数为650张,含降压药的处方为134张,占总处方数20.62%。3.1.2降压药处方中男女患者比例本次调查的134张降压药处方中,男性患者处方51张,占降压药总处方数的38.06%o女性患者处方83张,占降压药总处方数的61.94%o3.1.3降压药处方中单一用药和各联合用药的使用比例单一用药处方29张,占21.64%,二联用药处方64张,占47.76%,三联用药处方33张,占24.63%,四联以上用药处方8张,占5
8、.97%。如下图图13.1.4降压药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的使用比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5.8,主要表现在中老年人。见下表1表13.2降压药物联合使用情况本次调查的134张被诊断为高血压的处方中,联合用药处方就占了78.36%。其中二联用药应用最广泛,复方制剂涉及的处方数达39张,占29.10%。3.2.1二联用药二联用药占高血压用药的47.76%,各类合用的分类及使用频率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