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41298
大小:18.6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6
《再融资方式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再融资方式比较上市公司权益再融资的方式主要有配股、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等。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上市公司通过权益方式再融资的规模较以前年度大幅上升,权益再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和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一、权益再融资对企业财务的一般影响1、对每股收益的影响企业权益再融资的方式不同,对每股收益产生的影响也不同。配股和公开增发募集的资金大多用于拟建造或正在建造的工程项目,这种做法虽然使上市公司总股本增长,但处于建设期的项目短期内难以给上市公司带来实质性收益,所以配股和公开增发往往导致每股收益被摊薄。而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
2、的主要目的:一是收购部分优质资产或实现集团整体上市;二是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或实现公司重组;三是满足新的对外投资项目的需要;四是大股东通过债权置换股权形成对上市公司增持。因此,定向增发未必摊薄每股收益,应视增发后注入资产的质量而定。案例1:鞍钢股份(000898)的配股。鞍钢股份2007年10月为鲅鱼圈港钢铁项目进行配股筹资,项目投资概算约为226亿元,所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营口鲅鱼圈港钢铁项目的建设或归还银行贷款。鞍钢股份按每10股配2.2股的比例进行了配售,每股价格15.40元,共募集资金170亿元。由于鲅鱼圈港钢铁项目的盈利贡献预计在2
3、009年才能集中显现,因此这次配股对2007年每股收益的稀释作用仅为5.3%,但对2008年的稀释作用较为明显。另外,由于2007年11月A股市场出现了较大的调整,鞍钢股份在配股后股价也一度由38.6元跌至21.72元。2、对公司资本结构和控制权的影响公司采用权益方式再融资后对资本结构的直接影响是降低了资产负债率,增强了企业的财务稳健性。对控制权的影响应视具体的融资方式而定。就配股和公开增发而言,由于全体股东具有相同的认购权利,控股股东只要不放弃认购的权利,就不会削弱控制权。而定向增发相对复杂,若对财务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增发,则会降低大股
4、东的控股比例,但由于财务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大多与控股股东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一般不会对大股东的控制权形成威胁;若面向大股东增发以收购其优质资产或实现集团整体上市,则会提高大股东的控股比例,增强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3、对加权资本成本(WACC)的影响企业进行再融资决策时需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由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两部分构成的加权资本成本。上市公司以配股、增发等权益方式筹集的资本,其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这种机会成本可以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股利收益加增长率法或债券收益加风险报酬法来进行估算。一般来说,权益资本成本高于债务资本
5、成本。权益方式再融资后,可以增强企业的财务稳健性,有助于企业目标资本结构的实现,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加权资本成本,增加企业的整体价值。4、对股价的影响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上市公司配股、增发方案公布后市场往往会出现负面反应,公司股价一般会随之下跌。解释这一现象主要有两种理论,即价格压力假设和信息不对称假设。价格压力假设认为,公司股票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不管是配股还是增发,都会使公司的股票供给增加,从而导致股价下跌。信息不对称假设认为,管理当局对公司远景和未来项目具有信息优势,只有当经理们感到当前股价高于公司真实价值时才会通过发行
6、新股方式融资,否则应以债务方式融资,唯此才能保证股东价值的最大化。美国公司初次上市后,很少再通过权益方式进行外部融资,借款和发债是主要的外部融资方式。有些年份的股票净发行量甚至为负数(即总体上企业发行的股份少于购进的股份),如,1999年美国非农业、非金融业、制造业净借款283亿美元,股票的净发行为-1140亿美元。二、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特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实务与美国企业有很大不同。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A股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利益割裂,非流通股股东倾向于采用配股、增发的形式剥夺流通股股东利益(如非流通股股东经常放弃配股权)。加之
7、上市公司过去很少发放甚至不发放股利,将股权融资视作“免费的午餐”,导致普遍患有“股权融资饥渴症”。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流通股股东和原来的非流通股股东利益渐趋一致,上市公司普遍把市值管理作为重要目标,股权再融资开始表现出新的特点,通过折价的定向增发来并购集团优质资产或吸引战略投资者投资已成为目前权益再融资的主流方式。这一方式实现了流通股股东、控股股东及战略投资者的“多赢”局面,有利于上市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此外,随着我国公司债市场的快速发展,A股上市公司必将重新审视再融资方式,权益再融资将逐步趋于理性。从国内上市公司增发、配股后的股价
8、表现来看,投资者已不再像以往那样对上市公司的权益融资方式盲目追捧。据统计,截至2007年12月4日,采取公开增发的公司有21家,其中跌破发行价的就有17家;相比之下,120家定向增发的公司只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