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713856
大小:7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5
《浅议如何提高阅读教学中课堂讨论的实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如何提高阅读教学中课堂讨论的实效性潘丽琼云南师范大学五华实验中学【摘要】课堂讨论在阅读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他们在课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课堂生成许多新的资源,实现再创造,在讨论中提高对作品的感悟力。但课堂讨论也有自己的实施要求,只有使用得法,才能收到实效。否则,会适得其反。【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堂讨论讨论效率“以学牛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牛”【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1-0057-03现行的新课程教学改革强调知识学习的探
2、索性和创新性,课堂是学牛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所以教学改革一直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牛”。的确,作为教师,我们责无旁贷的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战场培养学牛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而鼓励学牛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然而一个“还”字,却并不简单。有时一个“还”字,竞使原来语文教学中的“教师满堂讲”变成了“学牛满堂论”。笔者这里就语文教学的主体一一阅读教学中现在颇为流行的课堂讨论这一学习方式的实效性,谈一点粗浅的看法。课堂讨论是师牛一起围绕某一个议题,通过对话和各自阐
3、述理由进行讨论。如今,课堂讨论在阅读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原因有二:一是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老师的观念有了更新,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二是在课堂讨论中,学牛既是索取者,乂是贡献者,既是受教育者,乂是教育者,他们在课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课堂牛成许多新的资源,特別是阅读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会给读者留有许多想象的余地,去填补和丰富作品,实现再创造,在讨论中提高对作品的感悟力。但课堂讨论也有自己的实施要求,只有使用得法,才能收到实效。否则,会适得其反。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讨论就出现过效率欠佳的现象。一课堂讨论效
4、率欠佳的种种现象[案例1]皇帝的新装此课教完后,老师让学生续编故事。全班学生分成两组,编出两种不同的结局。甲组:皇帝听了孩子的话,醒悟了,把孩子抚养成人,并把皇位让给孩子。乙组:皇帝执迷不悟,最后人民造反,把皇帝赶下台。上课吋,老师让甲、乙两组先在全班表演,再讲述如此续编的原因。随后,两组(各组20多人)相对而坐,互相提问。师:现在两组互相质疑,有什么不同看法,可以指出不合理的地方,也可以请教他人。现在,我把时间交给大家了。(说完老师退到一旁。学生模仿大学生电视辩论赛形式,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气氛相当热烈。)乙方:皇帝
5、是如何改变的?甲方:他知道自己错了。乙方:一个人一个特点。甲方:世界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乙方:他连军队也不管。甲方:皇帝是非常好心肠的人。乙方:世上这么多孤儿,会不会都养着。甲方:小孩子讲真话,会治理好国家的。乙方:要是不管军队,如果外国人侵略,一点战斗力也没有,如何抵挡外国人?甲方:我没有讲过敌人侵略。乙方:孩子毕竟是孩子(学生们各讲各的,互相之间几乎没有联系。)(下课铃响)。师:各抒己见,以后再讨论。下课。尽管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但讨论问题不集中,学生互相不倾听,各人只管发表自己的想法,表达吋思想不清
6、,意思不明了等。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老师却不参与,站在一旁一言未发。事后了解,老师对课堂讨论这种教学形式存有误解,以为只要学生想说下去,就应该让他们说,否则就似乎违背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就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精神,就没能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其实,在学生还没有掌握有效讨论的原则、方法吋,教师若不加指导,讨论的效率是不高的。[案例2]背影介绍完作家朱自清后,老师让全班学生感悟课文,谈谈“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因为问题提得突然,教室里一吋无人举手。沉默了片刻,一只只手相继举了起来。第一个说,我喜欢第四节中某个句子
7、,因为父亲始终不放心,要亲自送“我”,体现了父爱。第二个说,我喜欢第五节中一个词“嘱托”,说明父爱。第三个说,我喜欢第七节,因为这一节很感人。就这样,整个讨论吋间学生发言中点到的段落顺序是:三节、六节、七节、三节、六节、七节、四节、二节、五节、三节、七节、三节等。有的喜欢其中的某个词,有的喜欢其中某个句子。没有同学间的照应,没有深入的讨论,学生们各谈各的句子,各说各的体会。先后用了约20分钟,最后老师说:“大家喜欢读读这些段落吗?”学生齐声答道:“喜欢。”于是大家齐读课文,讨论到此结束。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力是阅读教学的
8、重要任务,“父子情”这个议题对于初中二年级学生来说,定会有说不完的感受。课堂讨论,本该是学生与老师交流感受、汇集资源、升华感受的重要手法,可惜由于老师对有效课堂讨论价值认识不够,组织调控、把握课堂力度不够,直到学生下课,学生对文章的体会感悟仍然停在原有浅层面上。1.教师存在的几个问题(1)理念问题。对新课改理念中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