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善德文化的内涵及其与儒家文化的传承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善德文化的内涵及其与儒家文化的传承关系 自董仲舒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文化的地位不断攀升,儒教逐渐成为传统的国家宗教,也成为传统文化的灵魂和象征,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善德文化内涵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善德文化是从远古走来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产生于春秋时期而后又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既脱胎于善德文化又薪火传承,开拓了善德文化的新境界。 关键词:善德文化;儒家文化;传承 自文化这个概念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对文化的定义从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没有取得过完全一致。但是从一般层面上讲,文化学者都比较倾向将文化的
2、概念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这也是通常人们提及的文化。 善德文化,湖南常德一张得天独厚而又极富特色的文化名片。文化视野下的善德,位居意识形态领域,是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显现。笔者以为,善德文化与其后2000年形成并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的儒家文化间有着极其紧密的传承关系。 一、善德文化的内涵解读 常德德山
3、山有德,善德文化发源于常德德山,因善卷先生而成名,其源可上溯至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比肩同步。 从历史渊薮的角度讲,善德文化是毫无争议的传统文化;从受认同程度的角度讲,善德文化是少见的为所有朝代、所有种族、所有宗教、所有社会层面、所有学术流派都尊崇和推行的优秀文化。 什么是善德文化的内涵? 从字面上看,善德文化可分解为善、德两个方面。 善,吉也。(许慎《说文解字》)善字的构造属于汉字六书中的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善的本义即是吉祥,引申为美好,慎重,高明,熟悉等义。 德,升也。(许
4、慎《说文解字》)我们今天看到的德字,是现代楷书的写法。在甲骨文中,德字也是个会意字,它的左边是彳(chì)形符号,它在古文中是表示道路、亦是表示行动的符号,其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这个字在甲骨文里的本义是: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能做到这点即可谓之德,也就是道德、品行。 经过汉字的演变,德字逐渐成了形声字,从彳(chì),(dé)声。从 「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所以许慎解释为德,升也。 德字引申为恩惠、仁爱、心意等义。 由是
5、观之,善、德,几乎涵盖了人类一切高尚美好的品行。 我们再把目光转到史书典籍对善卷先生的记载和评介上,善德文化的内涵就应该呼之欲出了。 善卷先生为武陵人氏(常德始于西汉初年设武陵郡),有大量历史记载可资佐证: 南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载:武陵县东十五里,枉山之上有善卷坛,古传善卷隐此山。上古时德山称为枉山,屈原在《涉江》中留下了朝发枉渚兮, 夕宿辰阳。的句子,枉渚即德山,尽管有人对此质疑,然而紧随其后的入溆浦余�徊兮,迷不知吾所如。一句清晰而又无可辩驳地指明了当年三闾大夫从位居沅水下游的德山溯江而上的行踪。到了隋初
6、,朗州(常德隋唐为朗州)刺史樊子盖因善卷曾隐居枉山,将枉山改为善德山,藉此感念、弘扬善卷先生的善德精神。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据此设常德府,从此,善德山便以德山名,德山亦成为善德精神之象征。唐咸通元年(860),朗州太守薛廷望重修善德观,清嘉庆三年(1798)常德知府胡文铨主持重修善卷祠,千百年来,善卷先生与善德文化互为表里,交相辉映,长存此间。沅水汤汤,德山苍苍,香火延祚,万众景仰。 善卷先生之品,善德文化之魂,堪与日月同辉。 其一,修身立德,孜孜求道。民间数千年来口口相传着善卷先生的善举,据《左传》记载,常德一带在善卷先
7、生所处的时代辟在荆山、荜露兰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实为僻远蛮荒之属。善卷先生一是以开启民智为己任,主动承担起对乡邻的启蒙教化、习作农耕之职,使其民风淳朴、勤谨有礼。二是公而忘私,敢于舍小家为大家,传说他在引领民众防汛时命其子以身堵堤,百姓无不为之唏嘘,善卷垸之名即由此而来。《吕氏春秋・下贤》中提到:善卷,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意即善卷先生虽为人微言轻的一介布衣,却因为德行高远,修得了天地间至高无上的道,便使得王权富贵、功名利禄相形见绌、黯然无光。用今天的话来讲,即善卷先生以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非权威
8、影响卓然存世,虽则桃李不言却也下自成蹊。 其二,为帝者师,为黎民谏。据《吕氏春秋》慎大览o下贤记载:尧不以帝见善卷,北面而问焉。此举缘于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吕氏春秋》慎大览o下贤)相传善卷先生藉此对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