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13

文化软实力13

ID:27043179

大小:79.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30

上传者:xinshengwencai
文化软实力13_第1页
文化软实力13_第2页
文化软实力13_第3页
文化软实力13_第4页
文化软实力13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软实力1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乌鲁木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3年01月15日08:57来源:中国广播网分享到:更多0人参与0条主评论0条评论0条总评论原标题:乌鲁木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广网乌鲁木齐1月15日消息(记者张雷王静)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之城、西部文化大市,近年来逐步加大城市文化建设力度,在过去的2012年里,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着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回顾刚刚过去的2012年,乌鲁木齐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典型事迹报告会和“千人宣讲团”下基层宣讲等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同时,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解决了农牧区24万人收看数字电视问题。进一步推进机关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启动乌鲁木齐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7坊街荣获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办科普惠民、惠民宣讲4000余场次,惠及群众40万人次。乌鲁木齐市市长吉尔拉·衣沙木丁在9日召开的乌鲁木齐市两会上指出,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带动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秉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首府特色文化,广泛开展城市间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首府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大市。同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强化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加快完善。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并要加快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示范街区建设,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仍是2013年我市文化建设的主线。 乌鲁木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3年01月15日08:57来源:中国广播网分享到:更多0人参与0条主评论0条评论0条总评论原标题:乌鲁木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广网乌鲁木齐1月15日消息(记者张雷王静)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之城、西部文化大市,近年来逐步加大城市文化建设力度,在过去的2012年里,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着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回顾刚刚过去的2012年,乌鲁木齐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典型事迹报告会和“千人宣讲团”下基层宣讲等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同时,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解决了农牧区24万人收看数字电视问题。进一步推进机关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启动乌鲁木齐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7坊街荣获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办科普惠民、惠民宣讲4000余场次,惠及群众40万人次。乌鲁木齐市市长吉尔拉·衣沙木丁在9日召开的乌鲁木齐市两会上指出,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带动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秉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首府特色文化,广泛开展城市间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首府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大市。同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强化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加快完善。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并要加快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示范街区建设,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仍是2013年我市文化建设的主线。 乌鲁木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3年01月15日08:57来源:中国广播网分享到:更多0人参与0条主评论0条评论0条总评论原标题:乌鲁木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广网乌鲁木齐1月15日消息(记者张雷王静)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之城、西部文化大市,近年来逐步加大城市文化建设力度,在过去的2012年里,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着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回顾刚刚过去的2012年,乌鲁木齐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典型事迹报告会和“千人宣讲团”下基层宣讲等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同时,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解决了农牧区24万人收看数字电视问题。进一步推进机关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启动乌鲁木齐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7坊街荣获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办科普惠民、惠民宣讲4000余场次,惠及群众40万人次。乌鲁木齐市市长吉尔拉·衣沙木丁在9日召开的乌鲁木齐市两会上指出,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带动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秉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首府特色文化,广泛开展城市间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首府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大市。同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强化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加快完善。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并要加快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示范街区建设,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仍是2013年我市文化建设的主线。 乌鲁木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3年01月15日08:57来源:中国广播网分享到:更多0人参与0条主评论0条评论0条总评论原标题:乌鲁木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广网乌鲁木齐1月15日消息(记者张雷王静)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之城、西部文化大市,近年来逐步加大城市文化建设力度,在过去的2012年里,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着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回顾刚刚过去的2012年,乌鲁木齐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典型事迹报告会和“千人宣讲团”下基层宣讲等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同时,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解决了农牧区24万人收看数字电视问题。进一步推进机关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启动乌鲁木齐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7坊街荣获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办科普惠民、惠民宣讲4000余场次,惠及群众40万人次。乌鲁木齐市市长吉尔拉·衣沙木丁在9日召开的乌鲁木齐市两会上指出,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带动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秉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首府特色文化,广泛开展城市间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首府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大市。同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强化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加快完善。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并要加快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示范街区建设,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仍是2013年我市文化建设的主线。 乌鲁木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3年01月15日08:57来源:中国广播网分享到:更多0人参与0条主评论0条评论0条总评论原标题:乌鲁木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广网乌鲁木齐1月15日消息(记者张雷王静)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之城、西部文化大市,近年来逐步加大城市文化建设力度,在过去的2012年里,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着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回顾刚刚过去的2012年,乌鲁木齐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典型事迹报告会和“千人宣讲团”下基层宣讲等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同时,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解决了农牧区24万人收看数字电视问题。进一步推进机关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启动乌鲁木齐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7坊街荣获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办科普惠民、惠民宣讲4000余场次,惠及群众40万人次。乌鲁木齐市市长吉尔拉·衣沙木丁在9日召开的乌鲁木齐市两会上指出,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带动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秉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首府特色文化,广泛开展城市间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首府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大市。同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强化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加快完善。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并要加快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示范街区建设,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仍是2013年我市文化建设的主线。 乌鲁木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3年01月15日08:57来源:中国广播网分享到:更多0人参与0条主评论0条评论0条总评论原标题:乌鲁木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广网乌鲁木齐1月15日消息(记者张雷王静)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之城、西部文化大市,近年来逐步加大城市文化建设力度,在过去的2012年里,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着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回顾刚刚过去的2012年,乌鲁木齐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典型事迹报告会和“千人宣讲团”下基层宣讲等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同时,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解决了农牧区24万人收看数字电视问题。进一步推进机关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启动乌鲁木齐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7坊街荣获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办科普惠民、惠民宣讲4000余场次,惠及群众40万人次。乌鲁木齐市市长吉尔拉·衣沙木丁在9日召开的乌鲁木齐市两会上指出,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带动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秉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首府特色文化,广泛开展城市间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首府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大市。同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强化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加快完善。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并要加快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示范街区建设,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仍是2013年我市文化建设的主线。 乌鲁木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3年01月15日08:57来源:中国广播网分享到:更多0人参与0条主评论0条评论0条总评论原标题:乌鲁木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广网乌鲁木齐1月15日消息(记者张雷王静)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之城、西部文化大市,近年来逐步加大城市文化建设力度,在过去的2012年里,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着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回顾刚刚过去的2012年,乌鲁木齐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典型事迹报告会和“千人宣讲团”下基层宣讲等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同时,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解决了农牧区24万人收看数字电视问题。进一步推进机关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启动乌鲁木齐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7坊街荣获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办科普惠民、惠民宣讲4000余场次,惠及群众40万人次。乌鲁木齐市市长吉尔拉·衣沙木丁在9日召开的乌鲁木齐市两会上指出,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带动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秉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首府特色文化,广泛开展城市间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首府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大市。同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强化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加快完善。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并要加快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示范街区建设,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仍是2013年我市文化建设的主线。 乌鲁木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3年01月15日08:57来源:中国广播网分享到:更多0人参与0条主评论0条评论0条总评论原标题:乌鲁木齐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广网乌鲁木齐1月15日消息(记者张雷王静)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之城、西部文化大市,近年来逐步加大城市文化建设力度,在过去的2012年里,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提升。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着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回顾刚刚过去的2012年,乌鲁木齐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典型事迹报告会和“千人宣讲团”下基层宣讲等工作,在全社会形成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同时,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解决了农牧区24万人收看数字电视问题。进一步推进机关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全面启动乌鲁木齐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7坊街荣获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办科普惠民、惠民宣讲4000余场次,惠及群众40万人次。乌鲁木齐市市长吉尔拉·衣沙木丁在9日召开的乌鲁木齐市两会上指出,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着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带动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秉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首府特色文化,广泛开展城市间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首府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大市。同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强化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加快完善。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并要加快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示范街区建设,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仍是2013年我市文化建设的主线。 红山网讯(记者唐荣摄影报道)1月5日乌鲁木齐市委十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2013年,我市文化建设将在2012年优异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向纵深推进,而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仍是2013年我市文化建设的主线。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紧紧围绕建设西部文化大市,坚持一体多元、开放包容,全面繁荣城市特色文化,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展现首府文化新气象新气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正能量建设西部文化大市,离不开精神的力量,2013年乌鲁木齐市将紧紧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推动价值体系宣传通俗化、大众化,积极培育和弘扬新疆精神,努力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的良好风尚。强化宣传舆论引导,大力宣传科学跨越成就与美好前景,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之中。“文化惠民”滋润百姓生活今年,我市仍将继续加大公共文化和体育事业投入,高标准建设文化“六馆”和第13届全国冬运会场馆等工程,完善社区(村)文化体育设施,集中建设一批室内外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加快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公益电影放映、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程,广泛开展周末文化讲坛、百场文化演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健全政府购买文化惠民演出机制,鼓励各类演艺团体深入基层开展服务。着力繁荣文化事业扩大主流媒体覆盖面扩大主流媒体覆盖面,不断提升晚报、电台、电视台、网络中心等媒体的宣传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图书文博等事业,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精神食粮。同时,继续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健全经费保障和绩效考核机制,增强文化事业单位发展活力;并着手建立文艺创作奖励扶扶持金,继续开展“红山文艺奖”评选,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站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精品力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优惠力度 目前,乌鲁木齐市2家动漫企业通过文化部、财政部等认定,1个园区获得国家创意产业最佳园区奖,拥有两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9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2013年,抓紧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扶持优惠政策,大力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创意设计、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仍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而实施园区和项目带动战略,推广七坊街文化创意产业模式,集中打造一批文化产业示范街区,也将同时进行。于此同时,抓好文化产业园建设,积极吸引区内外优势企业入驻,建设全疆文化产业引领示范基地;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快培育壮大文化骨干企业,增强文化产业实力和竞争力等工作也将同步进行。深化机关文化建设两个延伸提升内涵机关文化建设方面,在巩固建设成果、提升品牌效应的同时,推动机关文化建设由环境文化向素质文化延伸,由文化活动向文化生活延伸,让机关文化建设更具精气神。同时,大力倡导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和军营文化,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继续开展好“军民共建美好精神家园”活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是新疆"十二五"规划重要内容2011年02月28日15:36   来源:天山网   [我要发表评论][推荐朋友][打印本稿][字号大中小]1月5日,市委九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朱海仑书记对于文化建设的阐述及《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有关城市文化发展的论述,引起了第四、第十讨论组人员的共鸣。    “要树立首府形象,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的力量。”这是朱海仑《在市委九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上提到的。     《讲话》从提高城市文化层次和品位;提高各族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机关文化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五个方面对首府城市文化建设提出要求。    市委副书记焦亦民讨论时表示,城市的发展进入到高级阶段,就是文化发展的竞争,城市进步的根本在于文化。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城市、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和城市的实力“绑”在一起。    “重视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是建设和谐、团结、进步的城市的重要保障。”焦亦民表示。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华对城市文化建设工作做了进一步诠释,她说,在未来五年,新疆将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首府应怎样担当起实现跨越式发展领头羊的任务,是大家必须考虑的问题。    “《讲话》提供了未来首府发展谋篇布局的大思路,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鼓舞人心。”任华说,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这是与加速民生事业发展目标同步提出的又一亮点内容。    “这份《讲话》中,首次全面地阐述了首府应怎样发展文化、提升文化层次及品位,这不单是靠文化部门才能实现,而需要首府各个职能部门合力协作。”任华认为,城市文化的形成不仅是有形的建筑、建设,还与市民幸福感、文明需求是否满足息息相关,文化理念的形成是文化积淀的结果,要使文化软实力有效提升,必须两条腿走路:即经济发展做支撑,文化发展做推动。    而在《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纲要指出,将重点发展创意产业,培育和发展一批骨干文化企业,以乌鲁木齐文化创意产业示范7坊街等为重点,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企业。    乌鲁木齐晚报社社长杨大鸣对此深有感触。自2009年4月28日起,乌鲁木齐晚报社与水磨沟区政府合力打造的新疆7坊街创意产业集聚区正式挂牌,并于2009年11月18日被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授予“乌鲁木齐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不到两年,通过各种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性活动,7坊街已在全国打响知名度,同时为首府市民提供了一道道文化大餐,并引领着首府文化产业的发展。”杨大鸣说。    未来5年,7坊街还将根据“点、线、面”逐步推进,构建“一幢先导基地、一条创意街道、一座文化产业园区”的进程规划,相继建设7坊街新疆影视动漫基地、国际美食街、水磨河酒吧街、城市生态休闲度假区、金色新疆艺术大厦等。     杨大鸣说,7坊街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目标是努力体现创意产业具有的五大特征,即创新性、高附加值性、强融合性、渗透性以及持久赢利性。    在谈到7坊街整体运营资金缺口较大时,杨大鸣认为,新疆作为文化产业发展较滞后地区,文化发展客观环境与内地有很大差距。而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通过城市文化建设带动城市发展,更需要相关政策资金的扶持。    “7坊街现在刚刚起步,这项由政府着力打造的文化产业将在今后发挥更大的作用。”杨大鸣表示。(乌鲁木齐在线 蔡俊)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以港京沪津穗城市为例www.chinaqking.com期刊门户-中国期刊网2010-1-26来源:《城市观察》2009年第3期供稿文/王琳[导读]政府管理效率及创新是指城市对其社会、经济和市政活动进行规划、协调、监控和服务的行为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摘要: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巨系统下的子系统,由文化核心价值水平、城市制度健全程度、城市政府管理效率及创新、城市国际化水平、城市文化中心影响力等指标组成。本文对港京沪津穗五大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进行了分析,并就城市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出了建议。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城市竞争力       一、文化软实力与城市综合竞争力       2O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在其政治学研究中提出了“软实力”概念,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同时也包括由文化传统、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的吸引力、影响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可以展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整体形象、民族特征和精神风貌,对推动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世界经济和政治以及社会和谐发展施加积极的影响。该概念提出后,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学界的关注,很快纳入国家竞争力评价系统。       在中国,真正将文化发展提升至国家软实力层面的,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论断。这反映了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的时代趋势。       文化软实力无疑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首先来源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更源于文化创新带来的动能。因此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       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成及其国家中心城市评价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巨系统下的子系统,它由文化核心价值水平、城市制度健全程度、城市政府管理效率及创新、城市国际化水平、城市文化中心影响力组成。        1. 城市文化核心价值系统构成及评价       文化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非正式的制度,城市特有的文化精神及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无形的、内在的要素资源,对城市价值体系的变化及文化软实力有着重要影响。城市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包含城市价值取向、创业精神、创新氛围、交往诚信等内涵。       研究表明,文化价值取向影响城市的资源配置,标新立异、开放兼容、充分交流的创新氛围直接影响城市创造力,它有助于创新思想的形成,有利于创新产业的发展;城市文化气氛浓郁,将使居民更倾向于把聪明才智及人力资本配置到发展创造性产业上面去;城市积极的价值取向则影响城市产业规模、生产规模和企业创新、劳动效率、生产成本,从而影响城市总价值体系。而创业者敢于冒风险、勇于进取、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将有利于城市创造更高的产业价值。城市居民道德操守良好,能对居民行为产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       在全国51个城市的文化核心价值总评价中,5个国家级中心城市香港排第8名,实力最强;广州其次,排第18名;上海第三,排名为24;北京排34名;天津较差,在51个城市中排第48名。表现出南方城市文化实力较强,而北方城市文化实力较差的态势。在分项评价中,香港和广州的文化价值取向较好,排名第4、第7,广州市民的创业精神较好,而香港、广州、北京的城市创新氛围很好,且香港市民的交往操守和诚信度最高。       2. 城市制度健全度构成及评价       正式的制度是由法律、法规、政策等规范公民行为的确定的规则。城市制度健全系统包含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度、个体经济决策健全度、政府审批与管制健全度、法制健全度四个内涵。       研究表明,产权保护与微观经济主体的自由性制度直接影响居民的创业行为,有效的制度设计可以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可以激励经济行为主体的创业行为,刺激居民的投资热情,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效率。积极适宜的政府调控制度能保证资源合理、高效地配置,也更有助于转化成创新产品。政府最简练透明的审批制度、最快捷的服务制度能直接保障经济运行的有序性,提高效率。城市法制健全是社会生活平稳运行的前提;完善的制度创新使其对城市发展有更大贡献。       对港京沪津穗的城市制度健全度进行的评价。评价表明,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以其自由、规范和高效的制度体系闻名于世,是城市制度最为健全的国家级中心城市;天津近年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区域开放程度较高,城市制度的配套改革也颇见成效,因此在产权保护、个体经济决策自由度、政府审批与管制、法制健全度方面占有一定优势,总体排名在51个城市中为第13,在五个国家级中心城市中排名第2;上海在产权保护制度方面51个城市中排名第10,占有极大优势,而在个体经济决策自由度方面稍微落后,51个城市总体排名为第19,五个城市排名为第3;广州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在51个城市总体排位为第28,在五个城市中排位为第4,其中,个体经济决策自由度得分较高,而城市法制健全度稍差;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是改革开放的核心城市,但对城市的制度建设稍稍忽略,其在全国51个城市总体评价中处于第31位,在五个国家级中心城市总体排名第5,其政府审批与管制水平较高,个体经济决策自由度得分较低。       3. 城市政府管理及创新系统构成及评价       政府管理效率及创新是指城市对其社会、经济和市政活动进行规划、协调、监控和服务的行为。它包括政府规划能力、政府社会凝聚力、政府服务能力、政府创新能力四个内涵。        研究表明,政府的管理与创新能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协同力量。城市发展战略的规划和实施影响城市潜在优势的实现和核心优势的形成,政府办事高效、廉洁自律、公正执法可使整个城市的宏观事物组织得力、协调有效,城市和市长的知名度及魅力、政府管理人员的实际管理水平、政府信誉和廉洁程度将影响整个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政府执行政策的灵活性,对外交往、学习的频繁程度,开拓创新的能力则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进程;而市民对政府管理的满意度、市民对自我生活的富足感和幸福感、城市生活的安全与稳定将决定城市政府的社会凝聚力的大小,进而影响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的中心城市的政府管理水平处于顶端,港沪京在总体排位上为1、2、3名,而天津、广州位居第32、41名。香港政府的规划能力、推销能力、财政能力、执法能力在51个城市和5个国家级中心城市中均排名第一,仅政府创新能力排名27;上海政府的规划能力、政府社会凝聚力、政府创新能力三方面排名分别为第2、第9、第10,显示出很强的政府综合管理能力,同时上海政府的社会凝聚力则超过了香港;天津城市在政府综合管理能力上位居51个城市的第32名,广州位居第41名,不甚理想;天津城市政府规划能力排名第20,政府凝聚力、政府服务能力、政府创新能力排名为32、43、43;而广州在此三项上则排第50、46、46名。       4. 城市国际化水平系统构成及评价       开放是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特征,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状态与制度力量。其包括经济国际化程度、经济区域化程度、人文国际化程度、社会交流程度四个方面内涵。       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和自由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和东南亚地区转口贸易枢纽,发达的贸易水平、密集的资本流动、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开放的政治文化,无疑使其在城市国际化水平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而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城市、国际化大都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使其国际化成就斐然,其较高的社会交流程度带动了其人文国际化水平,其经济国际化程度与经济区域化程度成正比,上海的国际化水平在五大国际化中心城市中居于第2位;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浓厚的政治文化气息使其人文国际化处于很高的水平,其经济区域化水平高于经济国际化程度,显示了环渤海中心城市的地位,其在5个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中处于第3位;天津与广州在5大国家级中心城市中居于第4、第5的位置,天津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而经济国际化和人文国际化是广州的重要特色。       5.区域城市文化中心作用构成及评价       城市文化软实力还体现在城市是否是文化中心上,两者有着互为消长、互为因果的关系。因此,文化中心城市的功能则成为我们进一步考察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其由文化中心、科技中心、会展中心、旅游中心、人居中心指标组成。       一个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在于它是否具有主动吸收、聚合周边地区文化,进而融合、更新、创造新文化的能力。这种能力有赖于相应的文化生长机制和文化生态环境。在以经济立国的现代社会,这种文化生态环境是指繁荣的经济生活造就的富裕充足的物质生活条件,完善的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事业和先进的文化设施,成熟的文化市场以及发达的文化产业等等。城市的中心作用推动文化能量在城市进一步聚集和发展,城市文化能量的聚集又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软实力。当前,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上海在内地43个城市中以及5个国家级中心城市中无可争议地位于第1,其在会展中心、旅游中心、人居中心评价中均位居第1,北京虽在此三项评价中位居第2,但文化中心、科技中心评价位居第1。评价显示,北京、上海无可争辩地是全国意义的政治、文化、科技中心城市,不仅具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其文化辐射力也处于较强位置。广州在总体评价上超越天津而位居第3,天津的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和旅游中心均位居第4,其会展中心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由于数据的缺失,香港未列入评价范围。       6.国家级中心城市总体评价        香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毋庸置疑地具有健全的城市各项制度推动着城市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进程,规范着市民的行为,城市政府具有超强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国际化水平位于中国城市之首,虽然我们尚未采集到其文化中心作用的数据,但其超强的聚合、扩散、吸纳、辐射外来先进文化、科技信息、政治模式的能力,应为中国城市之首尚无疑。       上海是中国内地首屈一指的文化中心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使其政府管理创新能力仅次于香港,位居第2,由于其地缘优势突出,因此其国际化水平在5个国家级中心城市中位于第2,城市制度健全程度虽位于51个城市第19位,但在五个中心城市中位于第3,但尚需进一步提升城市创新氛围。       北京在五个国家级中心城市中文化软实力位居第3名。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尤其在2008年举办第29届奥运会以来,城市文化实力空前加强,无论在人文国际化水平、文化吸引力还是城市创新方面都让世人瞩目,成为内地文化城市的代表,但在城市制度健全度、文化核心价值观方面尚需加强建设。       天津地处京畿,拱卫北京,同时又是国际化港口和环渤海经济中心,地缘优势突出,近年滨海新区发展迅猛,带动城市经济和文化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同时城市在创新制度、发挥区域文化中心作用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其文化软实力在5大国家级中心城市中位居第4,尚需在城市创新氛围和文化核心价值观建设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广州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城市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最为接近国际水准,因此带动城市文化软实力空前提升,其文化辐射力、带动力、吸纳消化优秀文化能力更高于其他内地城市,因此城市国际化水平显著;广州市民崇尚创新,积极创业,敢于走出国门,城市创新氛围浓厚,只是在城市制度健全度、政府管理创新方面尚需加强。       三、城市现代化:积极提升国家级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       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城市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主宰,城市空间分布与功能定位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全球正在形成顶级城市、国际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组成的多层次、开放性的世界城市体系。中国城市的发展战略是到2030年形成多层次、开放性的新城市体系。那么,提升港京沪津穗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加快实现中国城市发展战略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国家层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       1.提升国家形象的国际亲和力。这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首先要重视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如保障人权、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观,公共服务、终身教育、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等社会文化价值观;其次要把科学发展观的“和谐世界”、和平发展的丰富内容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外部世界;再次要让国际社会充分理解中国要成为制度完善、社会充满活力、安定团结的国家,更要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具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2.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积极推进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主动输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之在国际交流和竞争中保持战略的主动地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提升文化软实力开发不尽的宝藏。在当代,文化产品已经成为对外文化传播的最主要载体,因此,有必要系统地、高标准地制定对外文化产品输出计划,拓展国际文化市场,推进优秀民族文化产品在海外的影响力,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扩大中华文明的传播影响力。       3.由国家层面支持制定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规划。集合国内文化研究专家,以科学发展观为宏观指导纲领,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发展目标、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功能定位作出高水平设计和统筹安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专项规划,如城市文化设施空间布局规划、文化产业国际化规划等。努力推动文化建设各领域协调发展,推动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把文化软实力发展作为衡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4.大力宣扬核心价值观,提升国民素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体内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民族复兴历程、加快城市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以良好的社会风尚、高尚的道德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的民族文化精神,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化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中心城市层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       1.明确未来五至十年的城市文化定位,确定文化建设发展方向。按照打造城市核心精神、树立城市文化形象、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和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要求,来进行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定位,紧紧围绕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以推动和谐城市文化建设为目标,以增强文化凝聚力、解放文化生产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力、扩大城市文化影响力感召力为重点,把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成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精神较快提升、文化氛围浓厚、文化产业长足发展、居民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具有超强文化实力和影响力的城市。         2.培育城市人文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凝聚力。大力培育和弘扬城市精神,使之凝聚人心;树立和营造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建设昂扬向上的城市文化;规范市民文化行为,提升其文化素养;进一步强化公共秩序,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美化文化环境,大力营造与人友善、诚信和谐的人际关系。       3.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完善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构筑文化软实力高地;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鼓励出文化精品,出文化精英,出文化效益;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供给能力,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4.推动文化与经济合流发展,把无形的文化力量转变成现实的城市竞争力。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要把文化建设与城市空间布局、旅游发展紧密结合,进一步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提高产业经济的文化含量,提升文化产品附加值;紧紧抓住文化体制改革的契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优化城市经济结构;积极推进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娱乐产业及与文化相关的时尚设计、创意设计、休闲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贡献发展贡献更多份额。       5.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扩大城市的影响力、感召力。从国内国际发展方向上定位,在高起点上策划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形象设计水平,使之既传承人文历史,又彰显城市现代风格和自然生态特色;建立和完善城市基本理念识别系统、城市行为识别系统、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优化城市文化符号系统,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加快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水平。作者简介:王琳,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文化产业、创意产业。 关于提升新沂文化软实力的调研报告    夏同宪 宋振强 张宪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而把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勿容置疑,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提高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因为,这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惠民之举,是彰显城市个性、增强城市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是在新的起点上促进新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我市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和问题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一般来讲,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软实力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区域创新力、凝聚力与影响力,也表现为精神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和环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沂的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乡文化基础设施不断更新,文艺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产业逐步形成,有利于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机制日趋完善。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同时,接受现代思想观念的意识日益增强,创新创业创优、加快新沂发展的欲望更加强烈,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日益显现。但是由于城市迅速扩大,人口增长较快,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仍然存在不相适应的状况。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沂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尚未形成具有新沂元素的在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广泛的文化品牌。   新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0余处,省、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0余处,博物馆、纪念馆3个,国家AAAA级风景区1处,国家AA级风景区1处,文物专业保护机构1个,馆藏文物2400余件,其中一级品1件,二级品4件,三*级品100余件,这些都是新沂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更重要的是,新沂是花厅文化的发祥地,距今五千多年历史,何山头出土文物甚至可上溯至一万年,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花厅古文化遗址的发掘曾轰动世界,美籍华人、哈佛大学教授、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曾写过专著,称花厅文化为“东方土筑金字塔”。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宝贵的文化历史资源多年来一直未能很好地加以研究和利用,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品牌优势。众多文物一直“藏在深闺人未识”,未能像四川的“三星堆”、陕西的“兵马俑”、湖南的“马王堆”为世人所知,并且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景点,而花厅文化遗址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绝不亚于上述古迹景点。  (二)文化市场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加强,但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多年来,我市始终本着“开放搞活、扶持疏导、面向群众、服务社会”的原则,以“支持健康有益的、允许无害的、抵制低级庸俗的、取缔淫*秽反动的”管理准则,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产业布局逐步从城市向镇村延伸,经营项目日趋多样化、现代化,逐步形成音像、娱*乐、演出、电影、美术、文物、图书、游艺、网络、印刷业等综合性市场体系,呈现出投资主体社会化、经营成分多样化、市场功能效益化的新格局。先后搬迁改建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场和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建游泳馆1个,乒乓球馆1个,市镇全民健身中心13个,镇级标准文化站16个,农家书屋253个,拥有体育活动点410个。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娱*乐市场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仅2010年,宣传文化部门送戏下乡160场,送图书2.2万册,送电影3000多场,民间艺术团体为群众演出1000余场,丰富了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据初步统计,全市文化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每年直接为国家上缴利税数百万元。这些文化企业和单位不仅丰富、活跃了全市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促进新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差距较大。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80%以上的公共文化设施集中在南京路,有文化“半条街”之称。近年来因城市建设的需要,先后拆除改建了市图书馆、文化馆、电影公司、体育场和大会堂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但是规模都偏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和群众文化的需求。20多年来由于投入相对较少,文化基础设施陈旧落后、设备简陋。图书馆建于80年代初,仅有5万余册图书,且阅览室狭小,无法满足读者需求;剧团仅有90平方米的排练厅兼办公室、会议室,近60人的演出队伍的道具、服装无法摆放;影剧院舞台、灯光、音响及座位十分陈旧,电路老化,消防设施落后;文化馆虽是新建的,但没有按功能设置,面积仅3000多平方米,布局不合理,缺少展厅、小型演出排练厅、多功能培训室,更缺少大型活动展室和科普教育馆。80年代初,城区人口只有3万左右,而现在已近30万,尽管文化设施有所更新和改善,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距离却相对拉大了。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现有的文化设施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与全市经济迅猛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形成鲜明反差,已经落后于周边地区。  (三)全市大型文化活动逐年增多、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市举办大型文化活动逐年增多,群众对文艺节目的质量要求也逐年提高,但是我市文化优秀人才严重匮乏。全市文化系统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仅60多名,且普遍存在高职称、低学历、老龄化现象。从2000年至2009年,文体事业单位仅分配3名大学生和从学校调入1名专业人员,2010年又新分配了6名高水平专业人才,而文化系统却因退休离开岗位20多人,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市文联下辖13个协会,会员近1000人,而文联只有在职人员7人,且只有1人参加过艺术性专业学习。市文化馆现只有5名专业技术人员,缺少编舞、编剧、导演、作词和作曲等专业人才,连正常的一般性文化活动都难以开展,更不要说搞综合性的文艺晚会和对基层群众文化进行指导。市博物馆现有4名在编工作人员,仅1名具有专业知识,缺少考古人员,难以维持正常工作开展。市剧团现有47名工作人员,具有三*级演员以上职称的只有7名,现有舞蹈演员年龄偏大,已不能适应演出需要,市里开展大型文艺活动,舞蹈班底都要外请。即使是民间艺术团体,编演人员大都在50岁以上。体育方面虽然近年承办了多次全国、全省大型赛事,但目前只有5人从事体育工作,可见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因此,我市急需培养引进一批具有较强的文化市场意识、熟悉文化产业开发的文化经营、管理、经纪和创意等人才。  (四)文化产品产量有所提高,能够代表新沂特色且在全国叫得响的文化精品也只是刚刚起步。  近年来我市加大文化精品创作力度,先后有10余部作品获得徐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但是仅有广播剧《大地作证》一部获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小戏《买牛腿》、《失眠》分获 省“五星工程奖”小戏小品类金银奖获。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我市近年相继举办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如迎新年万人长跑活动、春节焰火文艺晚会、“宿北大战”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广场纳凉晚会、迎“七·一”大型歌咏比赛、民间艺术团体汇演、“十大感动新沂人物”颁奖晚会、首届慈善晚会等,均受到群众的好评。2010年以来,又先后承办了中国门球冠军赛江苏分区赛、全国拔河锦标赛、江苏省第三届大学生舞龙舞狮比赛、“蓝丰生化杯”中国新沂环骆马湖自行车公路赛等高水平、有影响力的赛事,为扩大新沂在周边乃至全省、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今年的环骆马湖自行车公路赛,来自美国、马耳他、日本、英国、波兰、新西兰、中华台北、中国香港8个国家和地区,山东、安徽、广东、北京、上海、新*疆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84名自行车爱好者,以及CCTV-5、新华社、《人民日报》、江苏休闲体育频道、中国体育报等17家主流新闻媒体齐聚美丽的骆马湖畔,共同见证了这一场精彩的体育赛事。此项赛事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影响力之广、宣传力度之深在新沂的历史上都属首例。但是总的来看,对外的影响力刚刚形成,还应该在下阶段的专业赛上多下功夫,争取让此项赛事落户新沂,打造新沂自己的品牌文化活动。  (五)文化产业已经起步,文化产业链条还缺少项目优势。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我市文化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已经拥有包括图书音像、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广播电视、工艺美术、网络通讯等为重点的文化产业群体,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文化产业规模很小,很多产业都是空白。这些产业还普遍处于分布不合理、规模偏小,效益偏低的状态,各文化单位之间也缺乏联系与合作,不能形成资源优势互补,难以发挥各种文化资源和要素的综合效益。  二、我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机遇和优势  未来10—15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伴之以文化的振兴和全面发展。因此,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破解各种深层次难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思考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问题,突破传统观念的禁锢,创出一条具有新沂地域文化特色的发展新路子。当前,新沂文化产业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机遇和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一是省委加快了“文化强省”建设步伐,为我们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强烈,为我们提升文化软实力增添了内在动力;三是近年来我市文化建设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特色文化、群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好的苗头,这为我们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此外,在我市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独特优势。(1)资源优势。一是新沂历史悠久,有史前文明遗址何山文化、花厅文化、窑湾古镇、宿北大战遗迹,还有许多孙膑、黄巢、文天祥、刘墉、乾隆以及陈毅、粟裕、张爱萍等历史名人为我们留下的文化历史遗存。二是新沂自然条件优越。有风光秀丽的骆马湖、风景如画的马陵山,更有享誉海内外的水晶资源。三是新沂有比较成熟的盆景、书画、剪纸、地方戏等众多传统民俗文化。(2)区位优势。新沂位于江苏最北部,陇海铁路和胶新、新长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和京沪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东临连云港,南依淮安,西接徐州,北距山东临沂均在百公里左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赋予新沂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潜力。(3)市场优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文化消费也正处于上升趋势,是一个巨大的、稳定的文化消费市场。根据国际上的研究成果,在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后,居民消费支出中吃穿用类比重逐步下降,而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支出开始上升,其中文体类消费品支出所占比例不少于18%。目前我市文化教育类消费的支出占比为18.8%,说明我市居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潜力得到很好的释放。随着我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境内外旅游人数持续增长,伴随着环境的改善,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这种巨大的、动态的文化消费市场会越来越大。  三、我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和步骤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新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根据《江苏省“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江苏的决定》等有关文件精神,力争到2015年,我市构筑起完备的文化创新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比较兴旺、科技教育比较发达、卫生体育不断进步的现代文化发展格局,使全市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显著提高,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区域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显著提高,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显著提高,成为一个具有深刻历史内涵、鲜明时代特征、浓郁地方特色的苏北文化中心和旅游城市。  为实现这个目标,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强市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建设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扶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确立并组织实施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力争在近两年文化投入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1.文化投入:政府文化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1.2%,全社会文化投入经费占GDP的2%。  2.文化设施:全市城乡平均每千人文化设施不低于100平方米,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达到国家一级馆。镇文化站全部建成标准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阵地不少于500平方米。各镇建成高标准有线电视服务分中心。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3.文化产品:争取2件(部)作品在国家获奖,5件(部)作品在省级获奖,20件(部)作品在市级获奖,获奖总数力争进入全省前列。  4.文化活动:每年举办3-4次全国性重大文化活动,举办1-2次省级以上重大赛事及展览,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5.文化团体:重点扶持市柳琴剧团,使之成为在周边地区具有较大影响的经营性演艺团体;扶持现有的民间艺术团体不断壮大;利用江苏东陇海文化产业集团这一平台,做大文化产业群,做长文化产业链。  6.文化消费:人均图书馆藏书0.6册,家庭文化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18%以上。  7.文化遗产:在王桂英剪纸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争取再有1-2项列入国家级、5项以上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化遗产经费投入占文化经费比重不低于15%。  8.文化产业:形成多元化文化产业群体,文化产业增加值约占GDP的5%。  到2015年,全市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已经形成先进的文化体制、机制;培育产生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作品,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形成较强的区域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文化普惠于民,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引导支撑作用得到体现。文化基础设施要有大的突破,文化演艺中心、新闻中心、奥林匹克中心等大型文化设施要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社区和农村要形成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文体娱*乐网络格局。  提升文化软实力任务重、要求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创新的思路和扎实的措施强力推进。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要重点做到:  (一)以新沂精神为核心,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人文素质。城市精神是城市的文化之魂,城市精神作为城市文化的结晶和城市的“精”、“气”、“神”,代表一个城市共同的价值观、精神风貌、思维方式,既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因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培育和弘扬新沂精神对于提高市民整体人文素质十分重要。近年来新沂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不断进步,而且逐步走出了一条只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如今要实现“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第三大工业城市”的奋斗目标,不仅要立足于独一无二的区位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能够引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新沂精神。新沂在实现新一轮创新发展中,必须努力挖掘城市的思想内核,以“崇信尚德、开放和谐、求实创新、跨越争先”为新时期的新沂精神,以此来凝聚全市人民群众开创新沂美好未来的信心。  同时,充分发挥新沂市歌的宣传作用,用市歌统一全市人民的思想和行动,使城市精神和市歌成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新沂的城市精神也会得到不断的丰富、充实和完善,将激发出新沂更强的凝聚力、更大的创造力。  (二)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社会文化格局。针对我市文化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情况,抓住省委、省政府加大对苏北文化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专项扶持资金。借鉴江阴市“文化造景”的成功经验,结合新沂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文化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本着轻重缓急的原则逐步展开。1.重点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改变目前城区文化设施规模偏小、布局零乱,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相称,与城镇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新城区规划要结合文化要素,在未来新城区规划建设标志性文化设施,既能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又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使之成为集中展示新沂的窗口和未成年人集中受教育的阵地与场所。利用马陵山(南北)和城区人民公园内现有的闲置资源,运用多种手段建设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或者交流展示中心,解决文联现无研究创作室和展室的问题。城市建设尤其是标志性建筑要融入文化色彩和具有新沂特色的人文元素,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和分步建设,建设一批“艺术家说话、老百姓举手”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实现纪念性、主题性、观赏性和装饰性的完美结合,塑造城市之魂。结合城中引河观光带的建设,规划建设具有浓郁新沂特色的文化长廊;在黄巢关景区规划建设名人书法碑林。2.有序建设经营性文化设施。鼓励民营资本投资专业书店、游乐园、演艺厅、艺术馆、健身馆、展览馆等各类文化休闲设施,以弥补公益性文化设施的不足,不断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娱*乐、健身休闲需求。同时采取文企联姻等形式,鼓励引导非文化单位的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从而达到“白天人声鼎沸,人头攒动;夜间精彩纷呈,魅力无穷”的状态。3.加快建设基层文化设施。整合现有的文化设施资源,尽可能的形成联动,做到资源共享,把城区的世纪广场、体育场及各小区娱*乐广场建设成各具特色的主题文化广场。现有的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要提档升级。在社区,实施创建“欢乐家园”社区文化建设工程,以建立“15分钟活动圈”为目标,健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网络。在农村,全面推广文化示范村、文化示范户活动,切实发挥镇文化站(文广中心)、村级文化室或图书室、农家书屋的作用。  (三)抓好文化人才培育,打造人才高地。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最重要的保证。培育文化人才重点抓好:一是文化专业人才培育。既立足用好现有人才,又要着力培养文化新人;既重视本地人才,又要引进外来人才,努力构筑文化人才高地。在引进文化人才时要注重精神产品的质量,实行有别于一般科技人才不同的用人机制。二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培育。通过多种手段,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培养能够创新文化理论、培育市场主体和消费群体的善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经纪人队伍。三是壮大群众文化骨干队伍。民间的“草根人才”虽然名气不大,却根植于群众,支撑着民间文化的发展,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扶持自编、自导、自演的民间艺术团体,使其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城市社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文艺力量。四是引借一批文化艺术名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灵活方式与优惠政策,面向全国、全省、全社会招聘,以签约的方式,借助文化名人,创作以新沂地域文化资源为题材的文化精品。  (四)以“一山一湖一古镇”和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增强新沂旅游产业的历史厚重感和景区知名度。以建设“苏北最佳旅游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叫响“来到新沂、心旷神怡”的城市品牌。1.拓展丰富马陵山风景区。充分利用马陵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采取多种投资方式,加快马陵山风景区景点建设,恢复重建泉潮律院、乾隆行宫、司吾驿站、禅堂寺、黄巢关、马陵之战遗址等一批景点设施。举办马陵山旅游文化艺术节,邀请全国著名演员来新沂,举办大型文艺演出,并在国家、省级媒体刊播出,扩大新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2.加快发展环骆马湖生态文化旅游。紧密结合骆马湖环湖大道和现代观光农业建设,推动资源优化配置,把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景观和生态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一批具有生态文化特色和浓郁地域风情的文化旅游项目,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逐步建立以一山一湖一古镇生态旅游文化为依托的生态文化旅游新框架。重点建设骆马湖休闲旅游区,湖心度假岛、环湖、环山农家乐生态休闲乐园以及沭河风光带等精品项目建设,为打造苏北最佳旅游城市奠定基础。3.加大实施开发窑湾古镇的速度。窑湾有“小上海”和“南有周庄、北有窑湾”之盛名,电影《庄印芳》、《葵花子》等曾在此取景拍摄,目前的二期保护开发工程正在进行中。应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外资,启用民资,加快对窑湾古镇的保护性开发和恢复性建设,力争建设成为一个新的影视基地和核心旅游景区。4.充分挖掘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新沂潜在的而且是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必须充分利用。应加大宣传力度,使新沂的花厅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享誉国内外,成为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址的前提下,重点开发花厅文化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论证建设花厅文化、小徐庄遗址博物馆,建设宿北大战指挥部纪念馆等,使新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尽快转化为旅游资源。应加强与上级和周边地区旅游部门的联系,把“一山一湖一古镇”、花厅文化遗址等景点纳入全省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线路,扩大景区知名度和增加旅游客流量。  (五)大力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具有新沂特色的文化品牌。在继续深入开展“文化欢乐行”、“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和“艺术家四走进”等公益性文化演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活动的同时,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整合资源打造具有新沂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一是强力打造节庆文化。应着力积聚文化人气、渲染城市文化氛围、增强文化对外的辐射力,按照政府办节、公司经营、社会参与的思路,围绕新沂现有资源,举办生态旅游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各镇也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举办小型的节庆活动或者与群众相关的“农家乐”系列文化活动,充分展示我市传统文化特色和人文气息和新沂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塑造城市文化形象。二是承办高规格的体育赛事和文博会展。总结以前的经验,利用市场化之手,积极承办高水平的有影响力的赛事会展,以此扩大影响力。三是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加强对新沂地域文化的研究,进一步挖掘、整理、包装,集中力量打响若干个特色文化品牌。可通过学术研讨会、评选、展览、申报历史文化遗产等形式,营造氛围、推出品牌。在打造精品的过程中,根据时代的要求,对特色文化进行再创造,丰富内涵,增强活力,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出版《一山一湖一古镇》等文化系列丛书,成为宣传新沂、推介新沂的“有本之谈”。四是继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机构,保障经费市级财政投入。抢救、保护、扶持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进入省、市级保护名录,力争成为我市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六)科学规划建设产业集聚区,推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根据新沂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突出城市特色,注重文化内涵,按照文化功能区规划要求,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我市近中期经济发展重点相衔接、与城市布局和城市发展轴线相吻合的原则,规划建设“两带三中心三街”文化产业集聚区,推进其上档次、上规模,使之成为推动新沂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一、两带:1.旅游文化带。以“一山一湖一镇”为依托,连接沿途各镇。发展成为以旅游娱*乐为主,拓展文化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功能的旅游核心区。2.沭河景观带。以沭河之光景观带为轴心,向南北拓展,建设艺术家艺术长廊,使之成为展现钟吾古城风貌与现代文化的滨河娱*乐休闲带和文化艺术园地。二、三中心:1.文化演艺中心。在新城区建设文化演艺中心,使其成为以商务、会展、娱*乐功能为主,对周边有辐射作用的大型文化娱*乐活动区域,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档案馆、演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集于一处,成为展示我市现代文明的标志区。2.新闻中心。将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集中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媒体功能和优势。3.奥林匹克中心。在沭东新城沭河东岸规划建设大型体育活动中心。三、三街:1.民俗文化街。以博物馆为重要节点向西延伸,或者在沭河之光景观带南端划定一区域建设。建设成为花鸟鱼虫、古玩收藏品和民间工艺品等文化产品的集中展示交流与交易区域,展现新沂的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文化特色。2.休闲美食街。以幸福路美食城为核心,建设具有休闲服务功能的特色街,吸引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群体,成为新沂地区夜生*活中最具特色的品牌街路。3.创意产业文化街。以现代商城步行街为核心向四周辐射,聚集设计、包装、书画、咨询、电子商务及广告媒体为主体的创意企业,健全产业链,形成区域性文化服务中心。  另外,要跳出传统的开发建设和管理经营模式,以创新的思路,以市场的办法经营文化资源,推进新闻传媒业、文艺演出业、健身娱*乐业、教育培训业、工艺美术业、信息网络业等重点文化产业发展。打破资源垄断和政策“壁垒”,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重点培育发展若干龙头企业。  四、我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保障和措施 徐州市委常委、新沂市委书记陈德荣曾在调研文化软实力的问题时,着重强调了提升文化软实力要有发展规划、市场理念、专门人才、必要设施和必要经费五个方面的支撑。因此,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新沂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文化软实力的快速提升。  (一)提高认识,树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观念。首先,应认清做好科学规划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立足点。科学的发展规划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支撑。要集中组织各有关部门,根据我市近中期的发展目标和城市建设的规划,制定确立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布局的总体规划,尤其是重点文化设施的布点规划,指导全市文化产业快速协调有序发展。其次,应认清文化产业发展是加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文化产业具有资本积聚快、循环回报快、价值创造快、发展增长快的特点,能够涵养财源、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对于实现我市“全面实现苏北领先”的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三,应认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切入点。当前文化消费正成为广大群众新的消费点,一个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正在形成。我们应顺应当前发展趋势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规律,自觉地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通过积极培育符合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文化产品、文化市场和文化服务来引导群众,不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文化生活质量和城乡文明程度,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新沂。  (二)加大改革,形成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机制。提升文化软实力要有市场理念的支撑,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超前思维,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塑文化市场主体,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一是坚持股份化和民营化。要区分事业与企业、公益与经营等不同情况,明晰产权,积聚发展资本。要实现盘活国资、启动民资、吸引外资多元并进,以股份制和民营的形式来改善产权、改善管理、改善人才、改善运行、改善效益。二是坚持市场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必须进入市场,只有占领市场才能占领阵地,只有进入市场才能贴近群众、产生效益。因而要以需求思维、价值思维、效益思维,研究市场、占领市场、服务市场、开拓市场,构建适应市场取向的文化生产机制。三是坚持集群化。对内加大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区,增强自我发展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的活力。对外力足现有资源,面向市场,引导促成同全国、全省、全市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的加盟,加速文化产业的集约,形成规模效应和支柱效应。通过改革,逐步形成面向市场、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竞争力不断增强的文化产业体系;功能完备、设施健全、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多渠道、多形式、规范灵活的文化产业运行机制;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辐射力较强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2010年4月,新沂率先在全国县级市成立了江苏东陇海文化产业集团。集团将进一步规范产业集团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快推进文化产业进程。坚持把市场化作为基本政策取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整合我市现有的各类文化资源,着力培育具有新沂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要以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使文化资源优势真正成为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让文化成为财富,以文化力提升经济力。集团重点目标任务是:一要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在2010年底我市基本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使文化产业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使集团活力进一步增强;二要调整文化产业结构。集团将促使文化创意、演艺娱*乐、影视动漫、广告出版、文化会展、文化旅游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将以资本为纽带推进全市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力争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三要提升文化创新能力。集团将使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文化原创能力进一步提高,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显著提高;四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抓文化产业的发展,项目是关键,是载体,是后劲,是财源;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文化产业集团为主体,全面推动集团文化产业项目又好又快发展。集团拟每年重点抓好若干个有影响力的重大项目的实施,以项目带动和促进集团的全面发展;五要整合我市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我市目前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将我市深厚的历史和人文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应整合文化旅游产业,能实现资源共享、项目共享,规模经营,有效发展。  (三)加强领导,创造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环境。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关键在于加强领导,各镇、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高度重视,要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像研究经济工作一样研究文化建设,像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产业发展,像保护生态环境一样保护地方文化资源,实现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同步发展,强力推进,重点扶持。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成立新沂市提升文化软实力领导小组和办公机构。由宣传部牵头,相关单位和部门参与,形成指导管理体系,加强对全市文化产业的统一领导和指导、督促、协调。同时吸纳社会力量,鼓励有志于新沂文化建设的各方面人士以各种方式参与文化活动,有计划地发展“书画会馆”、“文化艺术研究所”等民间协会组织,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二是强化政策推动。提升文化软实力要有必要经费的支撑,应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确保市政府每年对文化事业拨款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当年财政预算增长幅度的1至2个百分点。对文学艺术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要重点倾斜。加大对文化事业建设费的足额征收,确保用于宣传文化事业。特别是在市场准入、投融资体制方面要有较大突破。应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文化项目、产业集聚区和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大对文化产业项目在财政、税收、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降低门槛,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对公益性的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在选址、立项、征地、投入等方面给予优惠。三是重视人才培养。要坚持以人兴文,强化人才支撑。要建立健全文化人才激励机制,为现有文化专业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要坚持引进优秀文化人才与发挥民间艺人的作用结合起来,要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和造就出大批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文化专业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和文化生产经营管理人才,为我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