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962458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30
《ci设计课程探议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I设计课程探议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CI设计课程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思考,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CI设计的再认识,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CI设计VI设计CI是英文CorporateIdentity的英文缩写,直译为“企业形象规范体系”。CI由以下三个组成部分,包括MI(理念识别系统)、BI(行为识别系统)、VI(视觉识别系统)。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CI在中国大陆悄然出现,最初是以理论的形式作为美术院校的学术教材引进。从此,艺术类高等院校先后开设了CI设计专业课程。近些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新材料、新工具的不断更新,CI设计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也在不断丰
2、富和提高。但是,目前CI设计课程从教学指导思想到实际操作,都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艺术院校生源质量明显下降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全国出现了报考艺术院校的热潮,这股热潮的流行在无形中为艺术与设计学院提供了充足的生源。但是,因招生人数的激增,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各艺术和设计学院的教学计划开始不适应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要求。因此,艺术和设计学院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设计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对专业基础差的学生开设基础选修课程,以弥补CI设计课时较少而学生基础差的矛盾。除此之外,艺术和设计学院应
3、增加艺术理论课程与基础文化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二、CI设计课程教学与CI设计的发展相脱节CI设计课程教学与设计发展相脱节,主要表现在部分教师对CI设计课程的性质和对设计专业教学中对CI的地位认识不够清楚。因此,在教学中只强调VI(视觉识别系统)部分,忽视MI(理念识别系统)、BI(行为识别系统)部分,势必造成CI设计课程的教学与实际应用,使其与CI设计的国际发展趋势相脱节。众所周知,VI设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品牌形象识别系统设计)是企业文化的视觉符号,是企业价值观的视觉载体。它所形成的统一而鲜明的品牌形象使企业与市场沟通更直接、有效,它可以
4、帮助消费者对企业及其产品建立好感与信心,加强市场号召力。CI经历了德国的始创、美国的发展、日本的成熟、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导入等各个时期。我国以往是在铁路、民航、邮政、银行等部门零散地开展过这项工作,到上世纪80年代末才正式引入CI。随着生产力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文化鉴赏力也随之提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完善企业形象、把握企业命运以求生存和发展,自然成为CI研究的重要课题,CI战略由此应运而生。率先导入CI的大量例子呈现出这样的发展趋势:在内容上是注重VI,不注重MI和BI;在应用上是重感性、重形式、重短期效果,不重内容建设;在传播效果上从早期引起轰动效应、为
5、企业带来巨额利润,到现在回归理性成为企业形象建设的一个基础部分。CI在中国的实践取得了初步的但又是较大的成功,但从总体来说,中国CI还处于萌芽、学习、模仿、宣传和探索的阶段。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目前市场竞争机制尚不健全,企业普遍对CI缺乏了解,加上经济力量有限,各个企业导入的只是片面的、局部的CI,即实际上是“VI”的成分较大;另一方面,CI理论最初是由设计界引入的,设计师可能认为CI中的VI部分才是自己所能胜任的,而其他的MI和BI部分是不能担负的,至少还要经过一段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因此,产生了MI、BI与VI的脱离,使实行CI变得不能够完善和彻底。这就是目前实行CI的
6、另一不完整的特色,也是早期导入CI的一些企业虽然取得巨大效益,而当市场竞争加剧便举步为艰的原因之一。所以,回归理性、回归系统化,并对CI的功能加以明确界定,这是中国CI今后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CI与国际接轨的契机。针对以上问题,在CI设计课程教学中,除了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的VI设计课程,将重点放在教会学生掌握CI设计的规律和方法外,还应在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MI(理念识别系统)、BI(行为识别系统)、VI(视觉识别系统)三者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和中国CI今后发展的方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技法训练与设计实际、设计表达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
7、教授学生做CI案例的时候,一定要要求学生考虑CI的根基,考虑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企业的内部管理和营销网络。只有遵循了以上原则,才能在CI设计课程教学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三、关于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从总体来看,中国的CI设计发展还是相当迅速的。但是在这个发展的背后,却存在很多问题。由于经济的发展迅速,并且夹杂了各种不同的发展刺激因素,如大量的外资企业对于设计的刺激,涉外设计的水平明显提高,从而掩盖了企业自身实际设计水平的低下;盲目地模仿我国港台地区风格;某些急功近利的发展方式,造成对民族遗产、民族文化的严重破坏和摧残。众多的产品和服务充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