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进展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进展论文楚戈白靖平锡林宝勒日项泽文赵疆方锐【关键词】新疆维吾尔中医医院退变性腰椎滑脱(LDS)常引起腰腿痛〔12〕,治疗方式多样,综述如下。1非手术治疗方式最常见的症状是下腰痛,80%的患者疼痛部位局限,需手术治疗的仅10%,疾病自然史表明大多数患者症状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加重,很少有神经功能的恶化〔12〕,首选非手术治疗方式.freeli等〔5〕回顾性研究了47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患者行后路减压并后外侧融合内固定,通过测量L1到S1轴向距离评价滑脱复位和矢状面平衡的恢复。作者强调:使用内固
2、定对于滑脱复位和恢复矢状面平衡很重要。有证据说明促进融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国内丁文元等〔16〕做了一项回顾性的对照试验,结论证实:使用内固定融合率比无内固定融合率更高,但两组在临床疗效上无统计学差异。作者认为假关节形成的纤维连接可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防止滑脱加重。Kornblum等〔1〕复习了腰椎退变性滑脱并椎管狭窄行减压融合无内固定手术的文献,平均随访时间7年8个月(5~14年)。因形成了坚强的融合使临床疗效的优良率达86%,假关节的形成率为56%。这些数据表明:尽管许多作者报道了融合在早期随访可能取得
3、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从长期随访来看,纤维连接并不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性。这也是目前推荐使用内固定融合的原因。3.8BMP融合为获得较高的融合率,并减小使用内固定的并发症,BMP成为又一选择。Johnsson等〔7〕随机比较了两组无内固定后外侧融合分别用BMP7或自体骨,针对L4椎体退变性滑脱小于50%的患者。结果发现两组间在融合率和临床疗效上无统计学差异。Boden等〔8〕用rhBMP2进行了相似研究,包括25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用TSRH内固定自体骨融合(5例),rhBMP2辅以内固定融合(11例),单
4、纯rhBMP2融合(9例)。影像学上的融合率分别为:自体骨/TSRH组40%(2/5),rhBMP2用或不用TSRH内固定组100%(20/20)(P=0.004),有统计学意义。Osa等〔11〕连续观察了64例用人工韧带稳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术后平均随访67个月,VAS量表证实了人工韧带系统减少了腰背痛和坐骨神经症状,人工韧带稳定系统不会增加脊柱滑移且维持了腰前凸,其中80%的患者维持了节段运动。用此方法有一定的适应证:针对轻度退变性滑脱(GradeⅠ度),椎间隙退变很轻,关节面倾向于冠状面。因此
5、并不能认为韧带成形术可完全代替关节融合术。4内固定融合和非内固定融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辅以内固定是否提高融合率?是否提高临床疗效?国内外许多文献报道了使用内固定可以提高和加速融合,而且更好的维持脊柱矢状面的序列。并且在神经症状和功能的改善方面与无内固定患者相比均获得较高的比率。但类似报道缺乏前瞻性的随机对照实验证实。复习以往文献发现,很多作者认为内固定必定提高融合率,但不一定提高临床疗效。Kornblum等〔1〕复习了58例术后患者,进行了两项前瞻性研究,随机进行无内固定融合,随访5~14年(平均7.7
6、年)。影像学显示成功融合率达47%。融合患者的临床疗效的优良率达到86%。56%患者形成假关节(P=0.01)。短期随访表明假关节组也获得了优良的疗效,随时间变化患者症状可能恶化。因为不使用内固定的融合率仅47%,作者推荐使用内固定提高融合率和保证长期临床疗效。关于使用内固定带来的益处尚有争议,因为随访时间大多数仅限于2~3年。HerkoBM,FischgrundJ,Herkobarspondylolisthesisstudyparingfusioninalposteriorlumbarinterbody
7、fusion[J].ClinOrthop,2002,394:6472.〔3〕LaRosaG,ContiA,CacciolaF,etal.Pediclescreicspondylolisthesis:does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improveouteoverposterolateralfuxion[J].NeurosurgSpine,2003,.freelanagementoflumbardegenerativespinalstenosisinimallaminec
8、tomy[J].SpinalDisordTech,2002,15:105109.〔5〕KaiM,TamakiT,AndoM,etal.Lumbarsagittalbalanceinfluencestheclinicalouteafterdepressionandposterolateralspinalfusionfordegenerativelumbarspondylolisthesis[J].Spine,20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