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25537
大小:6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8
《浅析中国现代小说外部生发机制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中国现代小说外部生发机制论 论文摘要:中国现代小说是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而生成发展的。脱开小说本体或文化范畴的研究范式,通过对文化工业、现代期刊、稿酬、版税版权制度的探讨,可以发现中国现代小说生发的外部机制。 论文关键词:现代小说;文化工业;现代期刊;稿酬制度 当文学成为社会性活动时,就再也无法摆脱社会转型所产生的巨大势能的牵引,文学必然随之进行转化。19世纪中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世界市场成为推动中古老中国转型的强大动力,它不仅主导着社会能量的再配置,也推动着社会结构的日趋分化与重新组合,更促使着现代生产方式
2、与产业种类的诞生。这为文学自身的转变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资技术和基础。文学活动开始‘由农业文明社会中的自作自赏的私人化行为转向以现代出版、印刷为基础的社会性操作特别是现代报刊杂志的产生与发展,为文学的社会性操作提供了现代性传播媒体。但是在对现代文学生成发展史的研究中,这些因素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排除在研究视域之外。特别是当文学被纳入整个社会生产与运作的系统中时,忽略文学生发的外部机制的研究,只能说是一种不完全的研究。所以,不论是研究现代小说的生成史,还是整个现代文学的发展史,研究出版业、印刷业、期刊杂志及其
3、运作机制,就是研究小说或文学的物资技术构成史。这是现代小说生发的外部机制,舍此一点去谈论小说的现代性生成是不完整的。 一、近代文化工业的兴起与中国现代小说的生发 近代文化工业是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的机器生产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洋务运动。10年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到1894年,全国民族资本的新式企业已有151家,资本总额达610万两。(一次大战后,厂矿企业由698家猛增到1759家,资本额从33082.4万元增加到50062万元(随着资本主义新式工业的发展,交通运
4、输业和邮电通讯业迅速发展起来。从1887年修筑津沽铁路起,到1894年,全国仅有铁路447公里,而1895年到1927年,新修铁路已达12702公里,到1297年,全国共有铁路13147公里。据估计,铁路到达地区的人口,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由此可知,当时中国的交通运输网络已基本形成,它带来的直接成果就是市场网络在中国的初步形成。尤其是1906年晚清政府设立了邮传部,标志着新式邮政的诞生。这一切就为小说作为一种商品进行自由便捷的流通提供了最为现实的基础,并为现代小说的生发营造了生存场。重要的是,近代工业的迅
5、猛发展同时促使了现代出版、印刷等文化工业的产生与崛起,传统的手工出版印刷业在现代机器生产的轰鸣中逐渐解体、淘汰。与之相应,现代报刊杂志纷纷出现。 随着西方现代出版印刷技术的输入,中国近代文化工业诞生并逐渐发展起来。嘉庆12年(1807年),伦敦布道会遣马礼逊(RobertMorrison)来我国传教,秘密雇人刻版,为官厅所知,刻工恐祸将及己,举所有刻版付之一炬灭迹。嘉庆l8年(1813年),布道会派遣米怜(ilne)东来协助马礼逊。次年,马礼逊招收中国刻工蔡高为教徒,在马六甲设立印刷所,印刷书报,并创办华英书院
6、。1844年,美国长老会设花华圣经书房于澳门,次年迁至宁波,1860年,改名为美华书馆。主持该书馆的姜别利发明了电镀华文字模,并创制了“元宝式”字架,大大方便了排版工作。1884年,创办《申报》报馆及点石斋石印书局的英国商人美查创制了扁体铅字,称为“美查字”,进一步改进了印刷技术。 外国人在华开办的这些新式出机构及其先进的印刷技术,大大推动了中国出版印刷业的发展。1902年《大陆报》上有一则广告,从中我们不难窥见其影响之大。“自欧洲机器印刷之学兴,世界文明生一大变革。由是观之,机器印刷之关系,其重大可知矣。中国
7、近时虽渐有用机器印刷者,然居简陋者多,精美者少,未足以为组织文明之具也。夫印刷之巧拙,即代表其国文明程度之阶级。泰西诸国注意于印刷之改良,倍加郑中,故所成之图画书籍精工无匹,而出版愈多,文明之程度愈增,国际亦固之以强。征诸日本,可为殷鉴,以我国千百年来绝不以此经意者,其优劣悬殊,殆不可以道里计矣。”这种影响可以从《小说月报》的出版者——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得到印证。下面是商务印书馆引进技术的几个重要时期: 1898年,引进铝版印刷机; 1904年,聘日本技师指导雕刻黄杨版技术; 1905年,聘日本技师从事彩
8、色石印;同年,聘日本技师传授雕刻铜板技术; 1907年,开始拥有珂锣版印刷技术,且可印彩色; 1909年,聘请美籍技师试制三色铜版成功; 1912年,始用电镀铜版; 1913年,引进汤姆生自动铸字炉; 1915年,引进美国海立司彩色胶印机;同年创制仿古活字。 1918年,聘请日本技师传授马口铁印刷; 1919年,引进美国“米利印刷机”,后又引进双色米利机和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