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债务重组准则变更对st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债务重组准则变更对ST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摘要:从1998年债务重组准则首次制定到2006年再次修订(2001年首次修订),债务重组再次回到了1998年债务重组的层面上。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回归。从与债务重组相关的基本理论出发,运用近三年沪市ST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债务重组准则变更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债务重组;基本准则;具体准则 一、引言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组成)。其实,从1995年财政部就成立相应项目组着手制定债务重组准则,并于1998年首次颁布了债务重组准则(199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20
2、01年1月18日,财政部颁布了(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债务人的重组收益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而确认为资本公积。对于实务抵债业务(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计量属性选择)从公允价值到引进账面价值作为计量基础。该项制度于2007年1月1日实施了第二次修订,并且2007年的修订回到了1998年制定的会计准则上来。面对此情形,我们不禁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债务重组的反复的修订? 2.既然2006年的债务重组准则又回到了1998年层面上,那么2001年的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是否还有现实意义或者说它的变更是否合理? 3.财政部修订的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有什么初衷?到现在是否
3、实现了它的初衷?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一项会计准则的制定必然对经济产生影响,那么质量高的会计准则当然会更好地为经济的发展服务。葛家澍先生(1999)认为符合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特征有: 第一,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在理论上应当运用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基本达成共识的那些概念。第二,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原则上应当符合所有的质量要求。而最重要的质量是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公允性与充分披露。第三,可靠性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最重要的属性。公允性和充分披露是可靠性的组成部分。(在1999年之前我国具体准则只有8份,仅仅从数量上看它也是不能满足高质量准则要求的) 财政部于199
4、8年颁布的债务重组准则,符合当时的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但是由于当时我国的产权生产要素市场又不很成熟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所以,出现了大量的ST、PT公司滥用债务重组以期获得摘帽、摘星,一时之间造成了市场的混乱。郭少明、张捷飞(1999)认为,无论是债务人,还是债权人,只要发生了债务重组,而不论发生地金额有多大,都应该对其进行披露,因为债务重组并非企业经营中的正常事项,它一方面表明债务人发生了财务危机,资金周转困难;另一方面表明债权人的债权资产的流动性和质量都存在问题。这些都是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信息,都应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加以揭示。 之后2001年财政部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
5、规定:债务人的重组收益不再计入当期损益,而确认为资本公积。对于实务抵债业务(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计量属性选择)从公允价值到引进账面价值作为计量基础。它在防止企业利用债务重组操纵利润,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方面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程海燕(2001)认为:总的来说,(2001)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是全面性的,对近年来会计报表真实可靠及大部分绩优公司来说是正面的,对会计报表不够真实或大部分绩差公司,尤其是T类公司来说是负面的,加大了这类上市公司的重组难度,使不合格的上市公司及时地退出股市。 罗玮等(2008)对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更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了1999年
6、和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下重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和重组后公司长期业绩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变更抑制了公司运用债务重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从而使得重组公司的长期业绩更好。 卢婧(2005)运用Lgo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的方法,发现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行为与免摘牌或保配股资格的盈余管理动机有关,并且1998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诱致了上市公司采用新的利润操纵手段,由此证明了会计准则制定者提出的对(2001)《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修订原因确实成立。 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的再次修订,引起不少人的担忧,担心“赶集”现象再次发生,大量ST、PT上市公司进行债
7、务重组以利用债务重组收益摘星、摘帽。事实上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早在2004年,深沪交易所对ST、PT上市公司的摘星、摘帽条件进行了重新规定,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正值。因而在这个规定之下,债务重组所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将会直接从净利润中扣除。程海燕(2001)调查发现:当借助债务重组实现快速扭亏受阻时,有PT公司采取了资本公积弥补亏损的对策。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规定的债务重组利得不计入资本公积,至少在债务重组层面规避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