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泰斗 青年英才恩师

分析化学泰斗 青年英才恩师

ID:2640034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6

分析化学泰斗 青年英才恩师_第1页
分析化学泰斗 青年英才恩师_第2页
分析化学泰斗 青年英才恩师_第3页
分析化学泰斗 青年英才恩师_第4页
分析化学泰斗 青年英才恩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泰斗 青年英才恩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析化学泰斗青年英才恩师“这些年,我亲见陈(洪渊)先生除了出差或开会,总是在办公室忙碌地处理科研工作,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在先生这种忘我工作的感召与鼓舞下,学生们都能自觉地勤奋工作、奋力拼搏。陈先生对于科研数据和论文精益求精,可以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中国7/vie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洪渊的得意弟子徐静娟曾这么描述恩师的工作状态。至今,“完美主义者”陈洪渊已经培养了120多名博士和硕士,指导了10余位博士后。其中,有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获得中国女青年科学家奖,1人成为国际电化学学会会士,3人成为英国皇

2、家学会会士……  50多个春秋过去,年已八旬的陈洪渊如愿将学生们培养成了“骏马”,他也在《自然》杰出导师奖的评选中被授予“(南方)杰出导师终身成就奖”。  同学中的“尖尖角”  1956年,陈洪渊以高考化学离满分仅差两分的优异成绩,被南京大学化学系录取,从此与南京大学终生结缘。  当年高考,陈洪渊选择的第一志愿却是核物理。“当时国际时局比较紧张,国家急需核武器研究人才,尽管我偏爱化学,但更希望成为国家最急需的人才。”陈洪渊朴实的言语中充满时代的责任感。如果不是太过出色的化学成绩引起了南大化学系的注意,或许现在的陈洪渊会是另一种人生状态。  1958年,南京大学成立了放射化

3、学专业,陈洪渊再次被选中,分到这个专业学习。这个专业“新”到根本�]有现成的教材,老师们只能将期刊文献和苏联提供的一些资料编译成讲义。因是保密专业,学生们都不得不与其他专业的学生“隔离”,单独上课、做实验,根据国家下达的科研任务开展科研工作。  陈洪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放射化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很多很重,无章可依。除了放射化学、放射性测量等是专业主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高等数学也都是主课,还必须学习核物理和应用电子学、脉冲技术等相关课程。这种跨界式的学习并没有给陈洪渊带来太多的压力。甚至早在调配专业之前,他就已经对电学、数学、无线电学等有所涉猎。他动手能力极强,曾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制成高频滴定仪和电导分析仪等实验装置,还当上了由学生组织起来的电子仪器厂“厂长”。  在学校眼中,陈洪渊绝对是一只“潜力股”。陈洪渊按规定毕业的前一年,学校决定将他留校并调到分析化学教研室当预备教师。“高鸿教授(1980年当选院士)当时是我们分析化学教研室副主任,他认为分析化学专业的教师应该有更多的数学和电子学知识。”陈洪渊此前的学习经历,让他再一次脱颖而出,坐到物理系的课堂上成了半个电子学专业的学生,不仅学习了数理方程和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的各门课程,还直接加盟物理系举办的“无线电师资培训班”,脱产进修。  1963年,陈洪渊推导出关于耦联化学反应的交流极

5、谱催化电流的方程式,并写出了他的处女作科研论文《交流极谱催化电流理论》投到《南京大学学报》。就在陈洪渊为稿件能否刊发忐忑时,美国AnalyticalChem-istry上的一篇醒目的最新论文,恰巧与陈洪渊那篇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的系主任戴安邦教授(1980年当选院士)获悉后,极为重视,亲自向学校推荐,不仅将他的文章破格录用抢先插入正在发排的南大学报上,还要求付给他最高稿酬120元。不要小看这个数字,当时陈洪渊每个月工资也只有53.4元。  赴德开眼看世界  “文革”10年,陈洪渊既没参加“派斗”也没“逍遥”,除了必须参加的活动,他仍然坚信“读书有用”,十分爱惜时间,做

6、了一些有益工作。  在经历了不平常的1966~1968年后,闲不下来的陈洪渊看到全国兴办半导体工业的大走向,深入一线,帮助半导体锗厂建立起半导体锗多数和少数载流子寿命的检测方法。后又与江苏电分析仪器厂联合试制检验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阳极溶出分析仪,以及离子选择性电极等。1969年后,他与伙伴们研制出了在乙醇―液氨体系(-60℃)下,以产生硅烷来制备半导体材料多晶硅(Si)的方法。  1972年,南京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陈洪渊又当起班主任,积极投入到“新身份”里。直到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时,高鸿教授领衔的“近代极谱电流理论研究”被授予科学大会奖,陈洪渊作为第二完成人

7、赫然其中,人们才发现,陈洪渊早期的成果为这个项目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在陈洪渊看来,得到肯定固然可喜,追赶时光才是他的人生大事。国门之外的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闯过数重考核,历经曲折,又去上海外国语学院“折腾”了一年的德语,1981年10月,他终于如愿走出了国门,前往德国MAINZ大学学习。  幸运的是,陈洪渊遇到了国际著名的电分析化学家R.Neeb教授。得知陈洪渊有电化学理论基础,Neeb教授就要他开展此前十多年来一直想着手的课题―――“电化学伏安电流温度效应”的基础性研究。  陈洪渊十分珍惜这个机遇,他用近一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