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175711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5
《高校学生管理浅谈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学生管理浅谈[摘要]如何搞好高校学生管理是培养人才的重大课题,作者认为应采取“刚柔相济”、重在“柔性”的管理模式,并就这种模式如何管理进行了认真阐述。 [关键词]刚性管理柔性管理学生管理 一、“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含义、特征及缺陷 刚性管理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并利用组织结构、责权分配来实现由支配到服从的管理。为了实施刚性管理,必须建立起一套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并附以严格的奖惩措施。这些规章制度在单位内部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内部人员必须人人遵守,无论谁违反,无论什么原因违反,都无一例外地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到相应的处罚
2、。 刚性管理重“管”、重“权”,从而达到管理的统一性。因此,刚性管理的优点在于保证工作秩序井然,行为规范统一,并且有利于对敏感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处理。但是,刚性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它忽视了人的因素,单位管理的核心是人,每个人都有思想、有能力、有各种精神需求,不考虑这些特点,一味地利用权力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和控制,将使人际关系紧张,不能很好地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单位的发展后劲。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它强调“以人为中心”,依据单位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采用非强制性方式,以在员工心中产生
3、一种潜在的说服力,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的管理模式。其最大特点在于不是依靠外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人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的为单位不断开拓创新,从而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思想特征 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非主流的、反中心的、多元的因素等通过各种途径冲击着思想尚未完全定型的当代大学生,对他们的文化观、价值观、民主观等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总体说来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增强,赞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
4、续的发展观;关注国内外形势,具有很高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关注和支持各项改革和发展;自强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和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增强。但同时也体现出消极影响: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享乐,不愿吃苦,戒备心强;精神上,缺乏远大的理想与抱负;缺乏精神支柱与坚定的信念;政治意识淡薄,政治信念缺乏,政治敏感性不高;心理上,由于多重价值观和“心理性断乳”的人格再构等内在原因以及存在着环境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其他阶段人群及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低,在心理上多数居于一种“浅灰色区域”,易产生情绪障碍
5、等。 三、学生管理提倡“刚柔相济”、重在“柔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只有符合被教育者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才能切实理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目前高校学生的思想特征来考虑,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保姆式”、“警察式”、“法官式”的刚性管理方式,会使学生的自立性、创新性受到压抑,易出现抵触或逆反心理而自暴自弃。但是如果只片面地强调采取非强制性的柔性管理,管理者对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把握不好易导致管理秩序失去控制,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同时柔性管理的实施,客观上需要管理者投入大量的精力去了解、关心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营造
6、和谐的心理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乃至行为,这在现实中是较难做到的。另外柔性管理追求的那种依靠师生间高层次的“情”、自觉的“意”等非理性内在力量和“校园文化场”的无形制约,以激励为动力来实现“无为而治”的境界,需要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较持久努力的建设和积淀才能形成,管理周期长,短期内不易取得实效。可见,离开刚性管理来谈管理和离开柔性管理来谈管理都有一定问题,应该做到“刚柔相济”。四、如何切实做到“刚柔相济”、重在“柔性” 1.建立合理、适度的规章制度是实施“刚柔相济”管理模式的前提 根据学校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的需要,通过各项
7、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使用控制、监督、惩罚等强制性手段迫使学生以某种行为规范去完成学业是必要的,这是保证学生管理有章可循的基本条件,是维护校园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等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但是规章制度的管理并不是万能的,控制和惩罚并不能使学生自觉和自愿朝着学校的目标前进,所以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上应该是柔性的。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上,既要体现出对人的要求,又要尊重人和信任人,当管理制度提升到了人性化的高度,用富有人文关怀的制度来管理人,使人在被管理中体会出温暖和帮助,也就可以排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处理手段上,应以“教育为主”当学生违反规章制度时,在
8、量罚上(特别在开除学籍这一定级)应突出“治病救人”,通过“晓之以情、动之以礼”,让学生深刻地认识错误,避免照搬制度生硬处罚,要重在提高认识,触及灵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