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086535
大小:6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4
《文化时代中国影视艺术形象的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化时代中国影视艺术形象的建构文化时代中国影视艺术形象的建构.L. 中國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國的战略目标。对此,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学者周熙明作出了一种富于建设性的阐释,提出了有关文化时代的概念性命题,他认为:人类已经处在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历史转折点,必须朝着一个新的时代迈进,这便是文化时代。在文化时代,文化在社会历史舞台上已从幕后走向前台,从边缘走向中心,由配角变为主角;发展最终要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一个國家能否高瞻远瞩、尽早确立文化立國的战略,将决定它在未来世界上的地位。由此,本
2、文认为,在这样一个文化时代,中國影视艺术应该充分发挥艺术形象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通过建构兼具民族美学与民族社会学价值的民族审美文化形象①,更大程度地肩负起建构当代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 笼统地看,从中國电影诞生至今,中國影视艺术形象的建构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100年间,中华民族从民生凋敝、國事蜩螗的境遇中走出,成为踏上伟大复兴、和平崛起征程的命运共同体。历史证明,每一次民族命运的变迁,都必然要求对民族身份进行重新定位,要求重新叙述民族与世界的关系,这也成为几代影视艺术工作者积极开掘民族美学和民族社会学资源,不断进行
3、民族审美文化形象建构的深层动力。20世纪初,在内忧外患中,我们曾经试图通过影像来确立民族身份与民族尊严;20世纪中叶,在离散分化中,我们曾经分别努力在影像中辨析来路与前途;而如今,21世纪初,当我们已然在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感受到了民族上升的牵引力时,我们的影视艺术又该如何担负起为当今的中华民族书写心灵史诗、唤醒民族文化自觉、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职责? 当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培养全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明确纳入会议公报,作为坚持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國的重要指标和核心内容之一。而结合文化时代的艺
4、术创作实践来看,在全球化语境下,一个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树立,其实分别对应着具有递进关系的两个层级:第一个层级可以称为确立我们是谁的层级,即在与他者的比照中,初步确立自身的文化身份与文化个性这可以看作是一个以建构文化自觉为主轴的层级;第二个层级可以称为确立我们为什么值得尊敬的层级,即通过进一步的表述与阐释,证明我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魅力与价值引力所在这可以看作是一个以建构文化自信为主轴的层级。辩证地看,前一个层级是后一个层级成立的基础,即在最一般的层面上回答了我的身形样貌、前世今生;后一个层级则是对前一个层级的升华,即在更高的层面上
5、回答了我和我们存在的价值、未来的方向。上述两个层级相结合,能够开辟出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一战略指标有机融入影视艺术创作的切实路径;而全力承担起这两个层级所蕴含的历史使命与文化责任,则更是照亮了中國影视艺术在进行民族审美文化形象建构方面的意义前景。 一、我们是谁: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个性 民族身份认同问题是植根于百年中國影视艺术土壤深层的一个核心主题。在整个20世纪的中國影视艺术场域,一场有关中國形象的塑造与建构工程从未停止过。而在21世纪伊始,由于身处社会转型期与民族上升期,中國人又自然产生了新的身份诉求。因
6、此,21世纪的传媒艺术有责任通过艺术化的思维与手段,来回答我们今天怎样做中國人①的问题。成为中國或中國的究竟意味着什么?②类似于这样具有无叙事气质的思考才应该成为中國影视艺术进行民族审美文化形象建构的核心之义。 毋庸讳言,在当今國际上,中國影视艺术仍然处于一种相当边缘化的地位。对此,我想引用电影学者孙慰川在其著作《当代台湾电影(1949-2007)》后记中对亲身经历的一番描述与喟叹: 2005年初,冬季的一个下午,在美國耶鲁 大学的电影研究中心(FilmStudyCenter),我发 现该中心所收藏的8000多部电影里,中國大
7、 陆的电影仅有区区67部,.L.台湾电影仅有58部, 香港电影也仅有72部,合计不到200部,只占 该中心藏片总量的2.5%,而日本电影却有约 800部,是华语电影的4倍之多!那一瞬间,作 为一位研究中國电影的学人,我的心里难受 极了。 倘若说中國电影在耶鲁这所世界著名大学 中的边缘化地位还带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么无 情的数据表明:2004年,中國电影在全球电影 市场的份额还不到1%,确实处于极为边缘化 的地位。这样的事实令我十分心痛。显然,目 前中國的电影文化版图与其庞大的人口,辽阔 的疆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极
8、不相称。 如同1920年代的顾肯夫,在21世纪初,置身世界前沿的中國电影研究学者从艺术地位和市场份额的角度,重新感受到了一种民族文化身份的尴尬与焦虑。这种新的民族文化身份的焦虑可以看作一个缩影,其中反映出的是当前中华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