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日战争

伟大的抗日战争

ID:26051114

大小:748.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24

上传者:U-5734
伟大的抗日战争_第1页
伟大的抗日战争_第2页
伟大的抗日战争_第3页
伟大的抗日战争_第4页
伟大的抗日战争_第5页
资源描述:

《伟大的抗日战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全民族抗战的实现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中共军队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宣言”日本全面侵华(七七事变)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八一三事变 3.革命统一战线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比较类别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间标志基础目标组织与合作方式活动结果意义 “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1937年11月13日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在抗战初期,体现国共合作抗日()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l4)我国史学界普遍认为武汉、广州失守之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之前为战略防御阶段。下列战役发生于战略防御阶段的是()①太原会战②百团大战③徐州会战④枣宜会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09.1镇江市第三次调研卷)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展中,呈现了如下一幅地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其研究成果的主题围绕着()A.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就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C.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抗日D.解放区的发展和扩大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相互关系:两个战场的关系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关系的一部分。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其目标都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一)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要兵力,从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可以说,防御阶段,没有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就没有共产党在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不会使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而没有敌后战场的迅猛发展,就没有战略相持阶段的迅速到来。 (二)在战略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仍坚持对日作战,但战略地位日益降低,敌后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国共双方在战役或战斗中的配合日益减少,但两个战场仍保持着互为支持的战略配合关系。可以说,在相持阶段,若没有正面战场的继续抵抗,就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斗争的胜利;而没有敌后战场反“扫荡”斗争的胜利,正面战场就不可能坚持抗战到底,战略反攻也就不可能迅速到来。(三)从1944年4月开始,正面战场又重新成为日军战略进攻的重点,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时,敌后战场展开了仍属游击性质的局部反攻。这时,两个战场的对立和各自的独立性更为突出,但战略上的相互配合一直维持到抗战胜利。总之,两个战场相互配合、互为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上期中)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他们共同抗日的主要历史原因有()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③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中国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侵华中国军民的斗争事迹结果和影响两次鸦片战争英俄侵略新疆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大举侵华中国军民的斗争基本上以失败告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逐步加深伟大的抗日战争爱国将士、三元里人民抗英各族人民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爱国将士、义和团运动爱国将士、台湾人民的反割台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转折点3.胜利意义 A.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国内意义)⑴斗争规模和水平:长达近14年,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水平最高:国共合作共同领导、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⑵斗争结果: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光复。⑶斗争影响: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重新振兴的转折点。A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割地、赔款、出让主权的屈辱历史;B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台湾等);C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D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E中华民族空前觉醒,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谓“坚实的基础”是指:( )①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②国民政府的性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③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④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⑤国共两党在建国问题上达成了共识A.①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⑤ 抗日战争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正是因为有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大好局面,我们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革命力量才有了新的发展机会。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在同日军的浴血奋战中迅速发展壮大,到抗战后期,已发展成为拥有121万党员的成熟的马列主义政党,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则发展到正规军127万人、民兵268万人,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战后中国政治力量对比同战前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1937—1941年,中国孤军奋战,抗击了75万日军,约占日军当时总数的一半(不包括70万关东军)。到1945年,海外230万日军有120万被牵制在中国。中国消耗日本340亿美元总战争费用的35%,即120亿美元。中国抗日军民击毙日军396040人,击伤更多。中国军民伤亡3000多万、财产损失1000多亿美元。中国先后征兵1400万人(男),伤亡3211419人,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不计其数。B.中国抗战胜利对世界的影响 1942年初,日军在攻占香港、新加坡后,为了全面封锁滇缅路,并控制印度,向缅甸英军发动进攻。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孙立人将军新38师师长新一军军长目的:(为保卫滇缅公路和支援英军作战,1942年2月下旬由滇西入缅。)成果:1945年初击败侵缅日军远征军在仁安羌救出了包括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在内的7000余名被围英军。捷报轰动英伦三岛,英国政府为此特意给中国远征军师长孙立人将军颁发勋章。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 第一次缅战后,十万中国远征军骤减近六万,多系饿死、病死。有诗云:“一万忠烈死疆场,五万冤魂葬深山”。据西南联大毕业生、38师的翻译官梁家佑回忆,那些趾高气扬的日本兵说,他们看到的总是“印度人的手(举手投降)、英国人的屁股(逃生)和中国人的尸首”。“那刻骨的饥饿,那山洪的冲击,那毒虫的啮咬和痛楚的夜晚,你们受不了要向人讲述,如今却是欣欣的树木把一切遗忘。”——穆旦写于1945年整装待发的远征军 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就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第一,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第二,中国的持久抗战打乱了德、日、意法西斯的全球侵略计划,支援与配合了欧洲战场、亚太战场等的反法西斯斗争,成为世界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第三,中国持久抗战迫使日本放弃“北进”侵略的图谋,为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创造了条件;第四,中国持久抗战遏制和迟滞了日本“南进”的步伐,对太平洋战争的整个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五,中国持久抗战及其付出的巨大代价,为英美等盟国顺利实施“先欧后亚”大战略方针提供了前提,为盟国先后解决二战主次要矛盾和确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胜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第六,中国始终是世界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