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密肋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论文

预应力密肋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论文

ID:25722600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2

预应力密肋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论文_第1页
预应力密肋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论文_第2页
预应力密肋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论文_第3页
预应力密肋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论文_第4页
预应力密肋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应力密肋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预应力密肋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论文.freel2,共16层,地下室1层.freel,柱网9m×7.5m,多跨连续。底层层高4.5m,二~五层层高3.6m.设计采用低松驰无粘结预应力φj15钢绞线,fptk=1860N/mm,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fptk=1302N/mm;Ⅰ类夹片锚具,挤压锚,均为两端张拉。混凝土强度等级C40.2、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方案的确定(1)现状调查及分析。施工前,项目部有关人员考察了诸多工程的密肋楼盖施工质量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发现这些工程的密肋梁板普遍存在着梁

2、底不直、不平、漏浆等缺陷,并且通过运用PDCA循环分析了这些缺陷的原因:a梁底模板接头过多;b塑料模壳铺排未拉通线;c部分旧塑料模壳变形较大;d梁底模板与塑料模壳间缝隙未处理好;e由于模板支撑体系不合理造成沉降或拆模困难,破坏混凝土观感质量。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密肋梁板的整体观感质量,必须着重解决这些问题。(2)技术措施。针对以上问题,于是在二层密肋楼盖施工中预先采取了下列措施:梁底模板采用长4m的80mm×120mm新方木;塑料模壳全部采用全新的塑料模壳;铺排时,按塑料壳的中心线及塑料模壳边拉三条

3、通线,以控制安放位置,并用小钉子固定;梁底铺宽窄一致的油毛毡以防漏浆。并且对之进行重点检查。(3)施工工艺流程。3、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3.1模板安装塑料模壳作为“九五”期间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之一,目前正处在逐步推广阶段,它的安装、施工等还没有国家或地方的施工规范,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探求、积累经验。由于本工程全部采用新型塑料模壳,总使用面积达3700m2,所以其外观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观感质量。(1)材料准备。a所用的塑料模壳,按平面尺寸满铺,规格有1200mm×1200mm与90

4、0mm×1200mm两种,全部从厂家直接进货。b梁底模板采用80mm×120mm长4.0m的方木,解决了一般的模板较薄,长度较短,往往造成梁底模刚度不够,接头过多等问题。方木的三个侧面要经压刨处理,既保证梁底的平整光滑,又使其宽度变成115mm,与设计一致。c塑料模壳搁置点采用30mm×30mm木条,规格1200mm×1200mm的塑料模壳每端需1.2m,900mm×1200mm的每端需0.9m,因此,每层需30mm×30mm的小木条240m.木条的搁置面用压刨机压光。d塑料模壳间的缝隙用油毡铺

5、贴,以防漏浆。每层用油毡2卷。油毛毡切割成宽6cm,做到切口整齐。(2)支模架搭设。a支模架采用钢管支撑体系,钢管φ48,壁厚3.5mm,梁底配以一定数量的短方木。b在前一层楼板面上弹出有关轴线及梁的位置,同时画出梁底立杆位置。c在梁底位置架立高度适宜的立杆,下接顶托转盘以调节高度。d支模架搭设完毕后,铺梁底模板(80mm×115mm方木),严格控制模板标高和轴线位置。然后在方木两侧,低于表面3cm处统一找水平,并在此标高把30mm×30mm小木条固定在方木上,固定点每30cm一道。固定点既不宜

6、太少,以免固定不牢而产生沉降,也不宜太多,导致拆模困难。(3)塑料模壳安装。a铺塑料模壳时,纵横均拉通线,以调整塑料模壳位置保证密肋梁宽度一致。为防止浇捣混凝土时模壳产生水平位移,两搁置端分别用钉稍加固定。b塑料模壳应在钢筋绑扎前喷洒碱性脱模剂。c一层安装完毕经复核后,派专人在模壳间拼缝处铺贴宽6cm的油毛毡,并每隔一只模壳宽用小钉固定在方木上,要求铺贴整齐平直.3.2钢铰线下料、穿束钢铰线的实际下料长度为设计长度加两端张拉预留长度(每端750mm)。当梁钢筋绑扎完毕,按钢绞线的设计曲线,在梁筋

7、上焊定位钢筋(其数量宜多不宜少),保证定位正确。定位钢筋标高经复核无误后,穿钢绞束,并用扎丝固定于定位钢筋上。穿束时要多人配合以免钢铰束的塑套破损。钢绞束就位后安装端头承压板和螺旋筋。钢绞束铺放完毕,即可绑扎楼板钢筋,但要注意对钢绞束的保护。在浇混凝土前要对钢绞束的位置再次进行复核检查,一旦发现有偏差,立即矫正。3.3混凝土浇捣使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时,严格控制下料厚度,以免塑料模壳上荷载过大而导致下沉甚至跌落,同时必须振捣密实,不得有空鼓。另外,要特别注意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绞束,派专人值班,随时检查

8、钢绞束位置和混凝土浇捣质量。同时做好28d强度试块和早期强度试块。3.4张拉a待混凝土强度达到张拉所需要的设计强度后,开始张拉;张拉力Np=0.7fptk×Ap=1302×139=181kN;b根据已标定的数字应变仪,标定千斤顶在0.2Np、0.6Np、1.0Np张拉力的油压表读数;c张拉次序0→0.2Np(初读数)→0.6Np(中间读数)→1.0NP(终读数)→锚固→另一端应力补足后锚固;d先张拉9m跨方向的预应力筋,一端张拉完成,在另一端进行补张拉,从初应力1.0Np锚固,如到1.0Np尚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