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36953
大小:9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0
《女儿眼中的刘志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女儿眼中的刘志丹(图)2009-3-15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我来说两句】 刘力贞老人讲述父亲刘志丹的故事本报记者刘海宏文/图 “他是一个慈祥的父亲,他爱家、爱家乡、爱人民;他是一个诚实、诚恳的人,处理家事公事以诚相待;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质朴的人,一个民主的人;革命上,他是个执着的人、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从实际出发,善于总结经验、继续前进……” 陕北汉子刘志丹是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正是在刘志丹的带领下,这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唯一仅存的一块完整的革命根据地,最终成为红军三大主力长征的落脚点。“刘志丹练兵石峁湾,
2、人欢马啸惊天地。穷人跟上刘志丹,要把世事颠倒颠。”在陕北人民心中,刘志丹是一位英雄,他也曾被毛泽东誉为“群众领袖、人民英雄”。那么在女儿的心里,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70年前,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历尽艰难来到陕北保安(今志丹县),见到了刘志丹年仅6岁女儿“真娃”。他在《西行漫记》里写道:“一个漂亮的6岁小女孩,红军为她特制了一套军服,她扎着军官皮带,帽子上戴着五角星,人人喜欢她;她像个小元帅,深为自己有一个‘土匪’父亲而骄傲。” “真娃”本名刘力贞,如今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2006年8月,西安市朱雀路一家属院内,刘力贞翻开画册,向记者讲述了父亲刘志丹的
3、故事。 一个“不知有家”的丈夫 家人说,刘志丹是个不知有家的人,但刘力贞觉得,父亲不知有家,是因为心中装着大家。 1921年,保安县金汤镇芦子沟村,年仅19岁、尚在永宁山高小读书的刘志丹成亲了,婆姨小他两岁。在那个穷山僻壤、沟壑纵横的地方,刘家算得上望族,刘志丹的亲事是祖父定的。还在刘志丹10岁左右的时候,祖父在好朋友同家的三个孙女中挑中了生辰八字相合、年龄最小的一个定为孙媳妇。 旧社会女人没有大名,完婚后,刘志丹为妻子取名“同桂荣”,并开始教她识字,同桂荣最初会写的字也就是俩人的名字。 一年后,刘志丹考上了榆林中学。要离开家、舍弃妻子出门求学了,刘志
4、丹有些舍不得,但还是去了,临走前,同桂荣为他凑足了盘缠和学费,并送他上路。 当时的榆林中学是陕北23县唯一一所中学,在陕北高原算是最高学府了。刘志丹求学之时,正值魏野畴、李子州、呼延震东等进步教师来校任教,刘志丹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思想、新文化。 1925年7月,在三原县举行的共进社第二届代表大会上,22岁的刘志丹激情满怀地题词:“共进!共进!同志领着被压迫民族向帝国主义者进攻!不惜牺牲,杀开血路!前途自有光明与幸福!” 三年中学生涯,刘志丹变了,变得忘了小家,而一心想着如何拯救“大家”。此时的同桂荣,守在家里等着丈夫,辛勤劳动、照顾年迈的老人。 1925
5、年秋,刘志丹终于等到了拯救“大家”的机会,党组织决定选派他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习。 一个不肯屈服的革命者 1926年初,刘志丹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第一团第二连学习,不久便转入炮兵科。在那里,他结识了周恩来、恽代英、肖楚女、王懋廷等一批革命党人,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救国的洪流中,刘志丹受到了熏陶和鼓舞。 1928年初,国民党第八方面军新编第三旅准备在陕西发动起义,刘志丹积极响应。渭南华县地处豫陕交通要道,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5月10日,唐澍、刘志丹率领许权中大部奔赴华县高塘镇准备起义,一时间,整个渭华平原,打土豪、分财物、革命运动搞得热火朝天。 然而,持续
6、一个月的起义还是失败了,唐澍壮烈牺牲,队伍损失惨重,仅剩不到200人。 “父亲并没有因为渭华起义的失败而放弃革命,而是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继续革命!”刘力贞说。 1928年的一天,根据组织上的安排,刘志丹又重新回到了阔别两年的故乡。看到丈夫衣衫褴褛、消瘦又显得疲惫,且长了一身疥,只有一双深陷的眼睛仍炯炯有神,同桂荣心疼不已。但没过多久,刘志丹又开始“活动”了,1929年春,在曾经读书的永宁山,刘志丹和曹力如一起创建了保安第一个党支部,发动群众起来武装斗争。 刘志丹深得当地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一时间,一首首歌唱刘志丹的信天游在保安城传唱开来,“瓦子川,大梢山
7、,刘志丹练兵石峁湾,人欢马啸惊天地,大兵练好千千万。穷人听了心喜欢,地主老财吓破胆,穷人跟上刘志丹,要把世事颠倒颠。” 一个慈祥又严肃的父亲 1929年,刘力贞出生了,当时刘志丹恰好在家。6年前,刘志丹还在榆林中学读书时,尚得一子,但不幸因病夭折,如今有了一个女儿,高兴得难以掩饰。 “咱们有孩子了!”“高兴啥,不过是个女子!”同桂荣故意说。“男女都是一样的。”刘志丹立刻反驳。他为女儿取名“刘丽真”,并告诉妻子,“真”是真诚、质朴的意思。后来,在延安中学读书时,“真娃”一心想像父亲一样闹革命,便改名为“刘力贞”。 以后4年,刘力贞对父亲的印象并不清晰,直至
8、1934年那次“抄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