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447333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德育渗透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探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德育渗透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探讨论文【摘要】: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英语教师要努力挖掘德育因素,以语言知识为载体,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寓德育于英语学科教学之中。【关键词】:德育渗透初中英语教学教材引言【摘要】: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英语教师要努力挖掘德育因素,以语言知识为载体,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寓德育于英语学科教学之中。【关键词】:德育渗透初中英语教学教材引言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道德教育在新课程各学科中的渗透,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
2、、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培养中潜移默化、点滴浸润实现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课外英语等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子,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语言知识为载体,找好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美德;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教师要在语言教学
3、中,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利用教材中存在的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英语课本中的大量范文都蕴涵着重要的教育素材,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加强德育的育人意识,做到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之中。1.结合词汇和句子学习渗透德育是一种文化教育,文化内容很多是直接与词义相关的。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句子、习语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容。这就意味着在词和句的教学中可以进行道德意识的渗透培养。如在讲授a
4、tter?——人际交往教育;Pollution——环境保护教育;orning/afternoon以及Hello,Hi等招呼语,“Thankyou.”、“Excuseme.”、“I’msorry.”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文明礼貌的教育。还可以通过一些格言、谚语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陶冶情感态度。如:Afallintoapit,againinyoureisnottimewhenitispast。(光阴一去不复返。)等等。二、创设“心育”环境提高教育效益1.利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作为英语教师,要时刻关心、爱护每
5、一个学生,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不断地施加明确而又适度的心理期望,有效地启迪学生的内在动力。2.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课堂是师生心理交流场所,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地无不表现教师的情操与思想,我们注意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与课堂气氛。鼓励须生更加认真刻苦地学习,强化自信心的树立。3.利用信息反馈,及时鼓舞学生的信心。对于学生的作业给予及时不含糊的反馈。布置课外作业时,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一个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4.掌握时机,合理渗透,恰到
6、好处。可以利用每堂英语课开始的3—5分钟的FreeTalk练习,以培养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为目的,并促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注意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关心国家大事,不要只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教师要抓住时机,利用重大时事,在英语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间虽短,但长期坚持学生会受益非浅。三、教师要以自身的高尚品德影响学生,以爱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先为范,后为师。教师的世界观、情感、品行及教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身的高尚品德影响学生。
7、首先教师要爱岗敬业,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生活热情。其次,在英语课堂教学知识传授的同时,做好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以及智慧潜能的开发,还要训练运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思维,按英语的社会道德规范行为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宽松、融洽、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的同时,品德得到培养,性格得到完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爱护与鼓励,使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发展。总之,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渗
8、透德育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复杂工程。英语教师要把德育渗透作为初中英语教学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应使其始终渗透于英语学科教学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