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设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毕业论文

架设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毕业论文

ID:254384

大小:3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7-14

架设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毕业论文_第1页
架设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毕业论文_第2页
架设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毕业论文_第3页
架设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毕业论文_第4页
架设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架设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架设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摘要人人都必须学有用的数学,数学不应再是演算纸上的智力游戏,她就在我身边,活生生的存在于生活事实之中。我们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键词:数学生活化、生活实际、6目录引言…………………………………………………………………………………………………2一、让数学回归生活………………………………………………………………………………3(一)情境生活化,感受数学与生活同在………………………………………………………3

2、(二)过程活动化,体味身边处处有数学………………………………………………………3二、让生活走进课堂………………………………………………………………………………4(一)、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4(二)借助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5三、结语……………………………………………………………………………………………5四、参考文献………………………………………………………………………………………66引言“生活化”数学教学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

3、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内容,同时用获得的广泛数学活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在学生的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中,如何使数学教学生活化更具有活力,更具有效呢?我们的大量实践证明:学生经常参与身临其境的思维过程,对教学活动会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动力,因此,创设一个“现实”的情境,不但能拉近数学与现实(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距离,为学生体验和理解数学有效途径之一。也就是说我们应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出发,提供的学习探索材料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容易唤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探索欲望。本文结合自己

4、的教学就此谈几点认识。6一、让数学回归生活美国教育学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小学数学的许多概念、原理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能把学生引导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寻找数学的“源头”、“真象”,领悟数学知识的本来面貌,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他们探究的品质和素养,这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一)情境生活化,感受数学与生活同在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境中愉悦地学习,感受到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乐趣。大量的

5、教学实践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的兴趣,数学是活的、富有生活力的,因此,数学课堂教学更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例如,一年级教材“快乐家园”一节,选取了学生自己的家园这一生活情景,让学生去感受数学,体验数学。教学时,为使情景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对“家园”图这一情景进行了大胆地改造,先取本地学生熟悉的景物入画,使其更符合我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真实、具体、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的活动,不仅正确的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认识了10以内各

6、数的大小及其基数与序数的意义,而且初步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愉悦,经历了构建简单数学模型的过程。再如学习二年级《元角分》我模拟买卖货物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分角色充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活动,让学生先叩开了记忆的闸门,生活中已有的经验喷薄而出。同时与人民币相关的场景历历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就让教材内容“走进”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加深理解教材所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二)过程活动化,体味身边处处有数学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数学

7、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6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欲望,而这种宝贵的天性,只有通过教师恰当的引导才能使之转化为数学探究的热爱和兴趣。例如,红彤彤的糖葫芦学生买过吃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熟悉的生活经历,作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生活素材。在学习小组里,每人领一袋(10)粒,分别按每串是2粒~3粒、4粒、5粒或6粒等情形动手串糖葫芦。同样是10粒,由于串法不同,结果也就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