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科学课堂提问的时机与策略

例谈初中科学课堂提问的时机与策略

ID:25419310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0

例谈初中科学课堂提问的时机与策略_第1页
例谈初中科学课堂提问的时机与策略_第2页
例谈初中科学课堂提问的时机与策略_第3页
例谈初中科学课堂提问的时机与策略_第4页
例谈初中科学课堂提问的时机与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例谈初中科学课堂提问的时机与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例谈初中科学课堂提问的时机与策略  例谈初中科学课堂提问的时机与策略  浙江省诸暨市浣江中学教育集团浣东初中张称意  教学活动可以看做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进程,体现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因受学科特质的影响,对教师设置课堂提问的时机与策略都有着更高的要求。结合笔者在初中科学学科的教学实践,对通过优化课堂提问的时机与策略,从而达成“高效课堂”的目标,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一、问在开门见山处,以“新”激趣  在科学课堂的导入环节,生动有趣的故事,直观的实验,新颖的魔术,时事背景等教学设计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如能抓住这一时机提出相关的问题,必然会激发学生对问题展开思考和探索的热情,为整

2、节课内容的展开定好了基调。  【案例1】对七年级上册《物质的构成》导入环节的同课异构  (一)故事:庙里有两个小和尚,一个小和尚每天挑水、念经,而另一个小和尚每天砍柴、念经。但两个小和尚各自遇到了问题:挑水的小和尚在想为什么每天挑满的水缸到第二天会少一点点呢?劈柴的小和尚也在想如果木柴一直劈下去最后会劈成什么呢?  师:先来思考劈柴的小和尚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生1:可能会劈成许多小木屑。生2:可能劈到没有了。生3:可能劈到只有一个个的细胞了。  师:到底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构成》。(出示课题)  (二)魔术:在一个大烧杯中放入两小烧杯,内装着无色液体,盖上盖子,罩上白布,

3、一会儿时间,其中一小烧杯表层出现了红色。  师:是两杯中的液体倒到一起了吗?(学生讨论交流)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看看大家能不能明白其中的奥秘。  【意图解析】对同一内容的导入环节,第一种设计创设了一个故事情景,第二种则采用魔术实验。在实施过程中都能紧扣主题,提出了与本堂课有关的“新”问题,则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明确了探究的方向。  二、问在将启未启时,因“势”利导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不能简单地给学生一个结论,而是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思维活动掌握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教师善“启”,学生才能“发”,因而,在教学重难点突破的课堂节点上,启发性的问题往往是实现

4、学生思维迸发的“强力催化剂”。  【案例2】七年级上册《物质的构成》实验环节的教学  师:用放大镜观察方糖,你发现了什么?(它是由很多小颗粒组成。)这些小颗粒可以再分吗?怎么分呢?(肯定可以再分的,把它磨碎可以变成粉末。)请你试一试。  (学生实验后)师: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磨成了像面粉一样的小颗粒,粉末状颗粒的比原来方糖的小颗粒还要小。  师:你认为磨成的粉末还是方糖吗?为什么?  生:是,它只是变小了,没有变成其它东西。  师(追问):有没有办法使它变得更小呢?(可以把它溶于水)试一试。  (学生实验后)师:它没有了吗?(有,它分散到水中去了,水变甜了。)  【意图解析】“分子

5、概念的建立”是本堂课的教学难点,难在微粒小,肉眼看不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联系不上。以上设计在引导学生从“看到小颗粒——研磨成更小的颗粒——溶于水看不见颗粒”的过程中,始终围绕“蔗糖还存在吗?”这一启发性问题,让学生感知整个过程只是蔗糖的颗粒变小了,最后是以极小的微粒——“分子”的形式存在。  三、问在自主探索前,设“疑”为梯  初中科学课堂存在着学生差异性较大的客观事实,尤其表现在开展自主探索的实验活动中。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考虑到梯度和层次,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层层推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实验过程中都有所收获,在问题逐个破解的同时将全体学生的思维引向新的高度。  【案例3】

6、八年级下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设计如下问题:  (1)实验中你观察到哪些现象?  (2)水为什么会被吸到左侧集气瓶中?通过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3)要保证实验成功,你觉得对红磷的用量有什么要求?对实验装置有什么要求?  (4)实验中是否可以用木炭、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  (5)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小于1/5,你能分析可能的原因吗?  (6)从实验中你还能推知氮气的有关性质吗?  【意图解析】前两个问题面向全体,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后续的两个问题具有综合性和灵活性,面向中等学生主要考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能力;最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要求较高,

7、面向中上等学生,以发展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问在思维激活中,抛“砖”引玉  在科学课堂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设计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案例4】七年级下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复习课  师: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那假如地球不自转,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生1:我觉得如果地球不自转,那就没有白天和黑夜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