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287608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9
《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高职专业设置理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高职专业设置理念摘要:专业资源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一项关键性要素。从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审视,高职专业设置和布局必须坚持:在灵活性中追求相对稳定性的理念;集群化推动下的分散化理念;口径大小适度的理念;学生需求和企业需求协调统一的理念。关键词:高职;核心竞争力;专业设置;理念目前,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已经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高职院校是一种更为贴近市场的办学类型,无论是资金来源、招生生源和就业途径等,更多地需要依赖于市场竞争而获得。如果说,普通高校是以学科建设来整合资源,高职院校则是以专业设置和布局来集聚教育资源。因此,在
2、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诸多要素中,专业资源是一项关键性的资源。良好的专业既是吸引生源的金字招牌,也是集聚教学资源,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人才的发酵器。专业的设置和布局需要科学的理念加以宏观战略的指导,意在长远、面向全局、注重内涵,才能支撑学院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坚持在灵活性中追求相对稳定性的理念1.强调专业设置具有灵活性的主要目标是使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应用性人才”,不断跟踪和分析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和优化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是高职院校办学性质所决定的。从专
3、业的服务对象而言,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新的职业需求不断涌现,一些传统的职业将逐渐走向衰退或消失。面临这样的社会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应该具有相当的灵活性,需要进行经常性和有计划的调整,以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获得在竞争中的优势。2.强调稳定性主要基于教育行业的性质和资源配置的效益。教育是需要积累的事业。就专业教师而言,无论是知识和技能,以及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都有一个逐步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尤其是高职院校双师素质的教师,所需掌握的某项专门的技能,需要日积月累才能见效。就教学过程而言,教师和学生是一个互动的自然体系,在
4、长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就会总结出适应于本专业的教学方式,这种能力是很难在短期内完成的。教育的过程还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和传承,不同的专业会形成特有的行为倾向和价值偏好,这就是校园文化的积淀和传承,文化的形成更是一种精神在时间上的开拓和展开。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具备一个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实训设施具有某种刚性特征,无法在专业之间灵活地加以转化,新设备的投入和旧设备的报废必然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基于以上的事实,学校的专业设置是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3.解决灵活性和稳定性这对矛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适应性为主导,善于把握大局和发展趋势,主动适应变化,以求
5、得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的稳定性。其一,加强对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高职院校的服务对象是产业发展中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产业的兴衰决定着人才需求的旺盛程度,当选择的产业是逐渐发展和兴盛的产业,人才的需求必然有一个长期增长的过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如果面向这样的产业,就能很好地解决稳定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其二,注重专业内容体系的自我提升。产业的更新换代,核心是科学技术的革命,从而对该行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人才需求的变化,仅仅是层次上的提升,只要对原有专业进行适当的更新改造,就能满足需要。其三,形成良好的专业研发体系,以应对不断兴起的人才
6、需求。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只能加强人才需求变化规律的研究,并及时掌握应对之策。按照产业研发产品的规律,使学校的专业发展也能形成“招生专业、试招专业、研发专业”的梯度,就能做到“变中求稳。”二、高职专业设置坚持集群化推动下的分散化理念1.集群化是反映专业之间内在联系的一个范畴。根据我们的研究,高职院校的专业集群是以服务产业为目标,通过对某个产业链应用性人才需求状况的结构分析,构建对该产业岗位群的专业群体系,提供多层次、立体化、多功能的人才和技术服务。提倡专业设置的集群化,最主要的结果是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形成竞争优势。专业的集群化布局还能为企业提供全面
7、的、“打包式”的立体化服务,减少企业在寻求合作单位过程中的成本,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行专业集群化还能减少毕业生的就业成本,畅通营销渠道。专业集群化下的毕业生营销数量和网点能大大减少,从而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专业的集群化还能提升学院的品牌优势。高职学院的品牌更多的是专业招牌和人才口碑,专业招牌需要系列化的亮点;人才口碑需要集中在某个产业内优秀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在一个行业内相关岗位上众多的成功者,必然能够竖起学院一面旗帜,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2.基于教育产品——人才和物质产品之间属性的区别,以及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降低学院运作风险等因
8、素考虑。随着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在集群化的同时,也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