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08496
大小:8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与之相应的变法措施是( )A.农田水利法 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免役法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王安石变法在商业方面的内容,所以应选B项;A项是农业方面的措施;C项是赋税方面的措施;D项是劳役方面的措施。答案:B2.从关注民生的角度看,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的目的是( )A.加强百姓的户籍管理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D.增加农民的劳作时间解析:加强百姓的户籍
2、管理是保甲法的作用,故A项错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属于民生角度的历史作用,故B项错误;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符合关注民生的角度,故C项正确;方田均税与增加农民劳作时间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3.王安石在《言事书》中提出了“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主张,这表明他解决财政问题主要立足于( )A.增加赋税以满足国家财政支出需要B.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C.对大地主、大官僚征收更多的赋税D.精简国家机构以减少财政开支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凭借全天下的力量,来谋取天下的财富,
3、用取得的天下财物来供给天下的所用,故要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国库财富,B项正确。答案:B4.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出:“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这说明王安石( )A.继承了古代墨家的思想B.主张读书人要以天下为己任C.具有注重实用的教育思想D.反对诗赋取士和经义策论解析:墨家思想是立足于小生产者,而不是材料所提到的“天下国家之用”,故A项错误;题干强调实用性,而非强调以天下为己任,故B项错误,C项正确;诗赋与经义也可能实用,王安石对此不一定反对
4、,故D项错误。答案:C5.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有( )A.改革取士之法B.改变土地所有制C.重视农业生产D.限制旧贵族权力解析:商鞅变法没有涉及改革取士之法,故A项错误;王安石变法没有涉及改变土地所有制,故B项错误;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中都涉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故C项正确;王安石变法没有涉及限制旧贵族权力,故D项错误。答案:C6.侯外庐认为“一千年来王安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好像一个谜似的,为人们所不理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青苗法)与今世银行所营之业相近,青苗则农业银行之性质也,…
5、…夫笼天下之货而司以官吏,……以国家为唯一之资本家,为唯一之企业家,更无第二者以与之竞争。……然其果可行与否,犹未敢断言也。……现今之经济社会,惟有听其供求相调剂,而自至于平。所谓自由竞争者,实其不可动之原则也。……国家为唯一之兼并者而莫与抗焉,则民之憔悴,更安得。——梁启超《王安石传》材料二 依照当时情况,王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 王
6、安石没有解决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而是从想当然出发,以增加税收来解决财政困难。这就不但没有解决或缓和原有的社会矛盾,反而激化了矛盾,加剧了与农民的对立和冲突。——顾全芳《评王安石变法》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青苗法的实质及其影响,并列举出与其相似的一个措施。(2)依据材料二,概括钱穆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3)结合所学知识,当时的社会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可从王安石变法中获得什么认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实质”,依据材料一“(青苗法)与今世银行所营之业相近,青苗则农业银行之
7、性质也”得出国家用金融手段调控经济;第二小问“影响”,依据材料“国家为唯一之兼并者而莫与抗焉,则民之憔悴,更安得”得出限制自由竞争,危害百姓;第三小问“举例”,结合所学王安石变法的富国之法,得出市易法或均输法。第(2)问,依据材料“依照当时情况,王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得出忽视人的问题,依据材料“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得出急于求成,依据材料“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得出轻开战争,据材料“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得出聚敛财富。第(3)问第一小问“社会问题”
8、,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得出土地兼并、阶级矛盾尖锐;第二小问综合上述材料,从限制自由竞争得出改革不能与民争利,要关注民生,从急于求成,轻开战争得出改革要从实际国情出发,制定政策要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忽视人的问题得出改革要注意用人得当。答案:(1)实质:国家用金融手段调控经济。影响:限制自由竞争,危害百姓。举例:市易法(均输法)。(2)认识:忽视人的问题;急于求成;轻开战争,聚敛财富。(3)问题:三冗二积(或积贫积弱、土地兼并、边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